一、地方沿革
1684年属於诸罗县,1762年诸罗县诸罗山保,1787年嘉义县嘉义保,1821年嘉义县嘉义西保,1862年嘉义县嘉义西保北社尾庄,1904年2月嘉义厅嘉义西堡北社尾庄,1909年12月嘉义厅台斗坑区北社尾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北社尾(大字),1930年台南州嘉义市北社尾(大字),1946年1月嘉义市北湖里、村中里、苍松里,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北湖里、村中里、苍松里,1953年嘉义县嘉义市北湖里(合并村中里、苍松里),1982年7月1日嘉义市北湖里,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西区北湖里,2010年2月1日嘉义市西区北湖里,由原北湖里(部分分予北新里)、福全里(部分)组成北湖里。
北湖里里名由来系因里境南边有北社尾埤,故取名之。清康熙48年(1709)本地筑有北社尾陂,後形成北社尾庄,1896年人口调查时北社尾庄有350户1,527人,1920年并入嘉义街,民国35年北社尾设立北湖里、村中里、苍松里、保安里、北园里,民国42年合并为北湖里、保安里,民国99年为北湖里、北新里(部分)、保生里、保安里、保福里。
二、地理环境
北湖里系由世贤路一段580巷、世贤路一段、北港路、牛稠溪为周界所形成的行政区域。北社尾埤孕育本地丰富的人文和农业生产文化,区域尚存有广大的水稻耕作,及自传统聚落遗迹到空间的变迁,及新兴工商业的发展,形成新旧型居宅并存的现象。
三、社区发展
北湖社区,清代时属北社尾的庄尾,王姓族人首先来此开垦,现北园国小附近居民是王姓後裔,镇北宫附近则为其他姓氏聚居。北社尾埤,开发於康熙47年,1940年时有面积16甲,属50股共同持分,本为灌溉水源,1946年後改抽地下水,埤池遂种菱角养鱼等,当时北社尾菱角以壳薄香甜而闻名,现已完成分割50股,故有些部份被填平盖房子,埤池面积日益减缩。
四、学校教育
嘉义市北园国民小学,成立於1922年5月7日,初名为嘉义第一公学校北社尾分教室,1923年4月27日改为嘉义第一公学校北社尾分教场,1933年4月1日改为北社尾公学校,1941年4月1日改为台南州立嘉义市北园国民学校,1946年3月20日改为嘉义市立北社尾国民学校,1946年11月13日改为嘉义市新北区北社尾国民学校,1950年10月25日嘉义县新北镇北社尾国民学校,1950年12月1日嘉义县新北镇北园国民学校,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北园国民学校,1968年8月1日改为嘉义县嘉义市北园国民小学,1982年7月1日改为现名。校址为嘉义市西区北湖里北社尾路168号。
嘉义市立北园国民中学,於1972年开始招生,初名为嘉义县立北园国民中学,暂借北园国小教室上课,1973年8月1日校舍兴建完成,1982年7月1日改为现名。北园学校愿景有四,活力学习、气质有礼、多元创新、深耕北园。校址为嘉义市西区北湖里北社尾路166巷12号。? ?
五、文化资产
镇北宫,主祀玄天上帝和城隍爷,建於1916年,名为城隍庙,玄天上帝系由王姓祖先由大陆携带来台,1957重修,改称玄隍宫,1988年重新改建,再改称镇北宫。
王姓宗祠,为嘉义市历史建筑,里内两座王姓宗祠,一建於1919年,是王姓的公厝,另一为大房新建,1995年2月5日王姓族人在此成立了嘉义市北社尾王德厚公族亲会。公厝前有两座清光绪9年(1883)的石碑,是当时王家请官府公告各房的权利、义务与土地四界,左边石碑高146公分,宽78公分,其上公告二、四两房的土地四至,右边石碑高145公分,宽82公分,其上公告长、三两房的土地四至。
六、运动休闲
北社尾公园,2005年8月22日开工,2006年完工植栽,2007年元旦开放使用,占地0.76公顷,公园内有农村文物馆,做为农村文物之陈列介绍及提供当地居民活动使用,并设有木栈道,园区歩道、儿童游戏场等设施。
七、交通设施
北湖里的交通要道,(一)北社尾路,东抵世贤路一段,经本里南部,南抵北港路。(二)世贤路一段,东抵忠孝路,经本里南侧,南抵北港路连接世贤路二段。(三)北园街,位於本里北园国小西侧。(四)北港路(县道159号),东抵博爱路二段,经本里南侧,西抵太保市南新里。(五)贤达路,东抵博爱路二段,经本里南部,西抵竹村里。
中文关键字: 北社尾庄 , 嘉义市北园国民小学 , 嘉义市立北园国民中学 , 北社尾埤 , 北社尾公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