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地理知识 > 后里台地

后里台地
2011-12-02 13:58:57   来源:   点击:

    介於大安溪、大甲溪两溪下游之间的台地。位於台中盆地北侧,东至观音山、埤头山、七星山西麓,西至铁砧山、水尾山一带,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略呈矩形。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降,东缘高约270公尺,西缘高约100公尺,以40公尺左右阶崖与大甲冲积扇平原相接,平均高度约180公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大部分隶属台中县后里乡。

    早期汉人入垦,在平埔族的巴则海族麻薯社(Paze-uamisan)「後方」形成汉人乡里,便称「后里」,台地因此命名。台地地形面以上月眉至四块厝一线为界,约可分为东半部的屯子脚阶地群及西半部的磁窑阶地群;西北嵎有铁钻山,标高236公尺,呈地垒山状小型切割台地。水系分布受地形影响,多向西或西南方向流入水尾溪(瓦瑶溪)或大甲溪,呈现明显顺向河形态。

    第四纪中更新世,台地原为大安溪、大甲溪形成的古联合冲积扇,後因构造活动影响,使大安溪及大甲溪改道,下切形成后里台地面及其上的河阶地形。在构造活动方面,主要受三义断层、大甲断层、铁砧山断层及屯子脚断层等活动断层影响。

    台地面上的砾石层多覆有红土,这些红化的土壤多源自阶地沉积层的红化或崩积层的红化,有机物分解快,土壤深厚,为适宜耕种的农业土壤,主要作物为水稻、甘蔗、甘薯及树薯等;其下的地层由老而新主要为东坑层、上福基砂岩、桂竹林层、锦水页岩、卓兰层、头嵙山砾石层及阶地砾石层。

    中文关键字: 红土砾石台地 , 大安溪 , 大甲溪

    英文关键字lateritic-gravel tableland , Ta-an River , Ta-chia River

    参考资料

    1. *石再添、张瑞津、杨贵三。1983。〈后里台地的活断层与地形面〉。《中国地理学会会刊》,11:46-55。
    2. *张瑞津、杨贵三 。2001。〈台湾中部活断层的分布与地形特徵〉。《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35:85-120。
    3. *林朝棨。1957。〈台湾地形〉。收於《台湾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册地形》。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4. *陈正祥。1993。《台湾地志中册》。台北:南天。
    5. 林世珍、陈光华、郑荣松主修。1989。《台中县志卷一土地志》。台中:县政府。
    6. *陈炎正主编。1989。《后里乡志》。台中:后里乡公所。
    7. 〈新社河阶群──西部麓山带〉。东兴科学团队,「科教专案区」。2008年5月26日读取。http://www.dxes.tcc.edu.tw/education/新社河阶群/theme_13.html。
    8. 洪丽完。〈巴宰族〉。智慧藏百科全书网,「台湾简明百科」。2007.11.16读取。http://www2.wordpedia.com/taiwanpedia/classification.aspx。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台南系统交流道
下一篇:哈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