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圳
2011-12-02 14:11:05   来源:   点击:

    清领时期水利工程,为当时台东地区灌溉面积最广的圳道。位於今台东县池上乡,1878年(光绪4年)由凤山移民陈枝和等17人及阿美族原住民合力开凿而成,引新武吕溪溪水灌溉农田。现总长5.5公里,灌溉农田10.22平方公里。

    原名「大陂圳」,亦称新开园圳(今池上圳主干),水源取自卑南溪上游支流新武吕溪。灌区范围涵盖今日池上乡福原、福文、大埔、新兴、万安、锦园、富兴一带,总计2条干线、10条支线、27条给水路。自池上大桥下,新武吕溪往上游约3.5公里距离处的北侧溪岸悬崖下端,遗有旧「池上圳」进水口,留有「池上圳」与建造年代「大正十年三月」字迹。

    圳道因卑南溪水时常泛滥,时毁时修,在池上开拓史上曾投入大量人力修筑。今日现代化的池上圳完成於1993年,进水口位於池上乡牧野段新兴堤防侧,圳道入口处设有电脑管控,灌溉系统经过水利会的美化,景观优雅。

    日治时期配合日本移民屯垦,於1921年(大正10年)成立「新开园圳公共埤圳组合」负责管理,其後历经「池上水利组合」、「关山水利组合」:国民政府迁台後历经「关山农田水利协会」、「关山水利委员会」、「关山水利整理委员会」;1956年并入「台东农田水利会」管理。

    中文关键字: 台东农田水利会 , 新武吕溪 , 池上乡

    英文关键字Taitung Irrigation Association , Sinwulyu River , Chihshang Township

    参考资料

    1. 王万邦。2003。《台湾的古圳道》。「台湾地理百科」20。台北:远足文化。
    2. 台东农田水利会。http://www.ttia.gov.tw。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西村
下一篇:永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