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2011-12-02 14:12:18   来源:   点击:

    采捕或养殖水中动、植物及其附属之加工运销业。

    台湾自荷西时期就有来自中国大陆的汉人来台捕乌鱼的纪录,但至清末,渔捞仍在使用竹筏和帆船的阶段。日治时期,日本的渔业经验移植台湾,设立水产行政体系及水产试验所, 1910年(明治43年)出现第一艘动力渔船「凌海丸」,开始进行沿近海渔业资源调查;1930年代,渔场调查扩及南洋的苏禄海(Sulu Sea)、西里伯斯海(Celebes Sea),并指导渔民前往作业,至1940年远洋渔业已占台湾渔业的48%。日治末期动力渔船增至1,500艘,年渔获量最高达12万公吨,但高雄、基隆、南方澳等大渔港的动力渔船大部分为日人所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动力渔船只剩约700艘,渔业顿时衰落,1952年渔获量才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准。1950-1960年代,渔业快速成长,至1968年,动力渔船突破1万艘,远洋渔业的渔获量超过近海渔业。1970年代以後,各种远洋渔业蓬勃发展,尤以鲔钓渔业最为显着;但1970年代後期,世界各国纷纷实施200里经济海域,渔船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後来采取「缴费入渔」的国际合作方式至他国的经济海域捕鱼。

    1988年以来历年渔业生产总量皆维持在130万公吨上下,世界排名18-19位;2007年渔产量1,499,523公吨创历史新高,其中远洋渔业占65.7%,近海渔业占9.0%,沿岸渔业占3.6%,养殖渔业占21.6%。渔户数约128,000户,以高雄市、台南县和屏东县为主。主要渔获种类包括鱿鱼、正鲣,秋刀鱼、吴郭鱼、大目鲔、黄鳍鲔、虱目鱼等(2007年)。渔船筏总数以1985年最高,达3万7,000余艘,因渔业资源不足,曾实施数次渔船限建,控制渔船数,动力渔船及动力渔筏各约一万余艘。

    水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国为中国大陆、智利和秘鲁,主要产品为鱼粉;出口以日本居首位,以冷冻鲔为主。1990年代以来,渔业劳力不足,雇用外籍渔工以维持作业,并逐渐朝向资源保育、养殖及观光渔业方面发展。

    中文关键字: 远洋渔业 , 近海渔业 , 养殖渔业 , 沿岸渔业

    英文关键字Far Sea Fisheries , Offshore Fisheries , Aquaculture , coastal fisheries

    参考资料

    1. 李国添主编。1995。〈海洋渔业〉。收於《台湾农家要览:渔业篇》。台北:丰年社。
    2. 行政院农委会编。1993。〈渔业发展概况〉。收於《台湾渔业40年专辑》。台北:行政院农委会。
    3.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2007。《中华民国台闽地区渔业统计年报96年》。台北:行政院农委会渔业署。
    4. 〈渔业年报〉。渔业署,「统计与行情」。2008年12月9日读取。http://www.fa.gov.tw/chn/statistics_price/year_book/year_book.php。

    延伸阅读

    1. 周耀烋、苏伟成编着。2002。《台湾渔具渔法》。台北:行政院农委会渔业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淡水地方集会区
下一篇:湖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