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att, Harvey and Ernest G. Ehlers. 1982. Petrology: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San Francisco: Freeman.
- Winter, John 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 林朝棨、周瑞炖。1978。《台湾地质》。台北:茂昌图书
- 陈汝勤、庄文星。1992。《岩石学》。「大学科学丛书」13。台北:联经。
- 陈肇夏。1998。《台湾的变质岩》。「台湾地质」11。台北: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 余炳盛等。1999。《花东矿物岩石图监》。台北:台湾博物馆。
- 吴文雄、杨灿尧、刘聪桂。2005。《台湾的岩石》。「台湾地理百科」65。台北:远足文化。
- The mineral and gemstone kingdom. http://www.minerals.net。
- Rocks and Minerals. http://edtech.kennesaw.edu/web/rocks.html。
- 陈肇夏。1998。《台湾的变质岩》。「台湾地质」11。台北: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板岩在变质过程中没有明显再结晶现象,新生矿物很少,即使有也以隐晶质为主,常有原生组织残留,且很容易顺着叶理方向裂开。板面上常有少量绢云母分布,微呈绢丝光泽。主要矿物组成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及黏土矿物,且大部分的矿物晶体非常细小,肉眼难以分辨。
板岩容易劈开成板状,故可做为建材。台湾原住民的石板屋便是以板岩为材料。鲁凯人将板岩撬开成薄片状,较坚硬的石板称为「公石板」,用来作为房屋的墙面或屋顶等主要房屋支架;质地脆弱的称为「母石板」,敲成较小的石片堆叠墙面。石板屋也是排湾族建筑一大特色,夏凉冬暖又坚固防台的建屋方式,便是利用板岩建造。台湾史前石器时代狩猎用的石镞,亦大多利用板岩做为材料。
台湾板岩分布相当广阔,主要在中央山脉西侧及雪山山脉地区,大多数3,000公尺以上的山岭均为板岩层。雪山山脉北起台湾东北部三貂角,南至南投峦大山和郡大山,在这些山脉中的板岩层东西宽达30公里,南北长达200公里,主要出露的地层是始新世梵梵统、渐新世坪林统岩层、四棱砂岩层及水长流层中。梵梵统分布於南势溪上游及雪山山脉主脊巴博库斯山及红柴山之间,坪林统则分布於台北县乌来乡境内大部分区域。中央山脉板岩分布北起宜兰苏澳经三星山,南至台东卑南主山、太武山及大树林山等地,覆盖的地区东西宽达20至30公里,南北长达300公里,主要出露的地层为始新世新高层与中新世庐山层。新高层分布於中央山脉山脊两侧,庐山层则分布於中央山脉之西斜坡及南端,如宜兰太平山、南投合欢山和奥万大、屏东三地门等地。
中文关键字: 劈理 , 低度变质作用 , 隐晶质 , 绢云母
英文关键字cleavage , low grade metamorphism , aphenetic , sericit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