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地理知识 > 滑脱构造

滑脱构造
2011-12-04 22:33:28   来源:   点击:

    向地下深部延伸且倾角渐平缓的大型逆冲断层滑动面构造。滑脱构造面通常是在一个低摩擦系数的岩石地层面或是沿着一个高液压的岩石面,例如泥岩、页岩、蒸发岩等。

    依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之间发生隐没或地壳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地体构造,包括火山岛弧、增积岩楔、逆冲褶皱带与前陆盆地。以南台湾为例,兰屿、绿岛及海岸山脉为火山岛弧,恒春半岛及其南延的海脊为增积岩楔,西部麓山带为逆冲褶皱带,西部海岸平原与台湾海峡范围属前陆盆地。「滑脱构造面」的学说与「薄皮逆冲理论」息息相关。此沿着滑脱构造面的薄皮逆冲理论,在台湾常被称为「推土机模型」,是美国地质学家苏强(John Suppe)依据台湾的构造地质研究而提出的。1983年苏强利用力学及运动学的模式,并对应地表地质构造及震测剖面,解释台湾西部麓山带逆冲褶皱带的地层变形构造几何型态及变形行为,称此变形模式为「断层折弯的褶皱模式」(fault-bend fold)。苏强认为菲律宾海板块及欧亚板块的聚合提供动力来源,海岸山脉有如推土机一般,将大陆边缘的地壳像土堆一样推高起来形状呈楔形,底部沿着一个主要滑动面滑动,产生一系列叠瓦状断层延伸至地表,此主要滑动面称为滑脱构造面。

    滑脱构造解释了台湾西部麓山带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在此区域中有许多断层与褶皱相伴而发育,地表观察到的断层向下连接到此滑脱面,地壳中主要的变形都发生滑脱构造之上。以车笼埔断层之错动为例,滑脱构造面位於地表下5-10公里,受到挤压时浅部地层推挤扭曲,产生许多褶皱与断层,形成覆瓦状构造。

    中文关键字: 褶皱 , 断层 , 薄皮逆冲理论

    英文关键字fold , fault , thin-skin thrust model

    参考资料

    1. Ramsay, J. 1967. “Folding and Fracturing of Rocks.” New York : McGraw-Hill.
    2. Suppe, J. 1985.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Ge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3. 何春荪。1986。《台湾地质槪论:台湾地质图说明书》。台北: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4. 劉聪桂、陈文山。1999。《变脸的大地》。台北:龍腾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白云石
下一篇:直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