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nz, M. (1988) Rocks and Minerals, Simon and Schuster Inc., New York, 607pp.
- 方建能 (1997)大地宝藏,台湾省立博物馆,157页。
- 林朝棨、周瑞炖 (1978) 台湾地质,茂昌图书,450页。
- 余炳盛、方建能、宋圣荣、何镇平 (1999) 花东矿物岩石图监,国立台湾博物馆,212页。
【前言】:蔷薇辉石属链状矽酸盐类,不属於辉石族,而是一种似辉石(pyroxenoid)矿物。CaSiO3组分通常不超过20%,Mg、Fe、Zn等取代Mn也较为普遍。Rhodo为希腊语中「蔷薇」之意,故又名玫瑰石。
【化学成分】:(Mn,Fe,Ca)5[Si5O15],成分中经常含有一定数量的Ca。能置换Mn2+离子的除Fe2+外,尚可有Mg2+。有时还可有微量的Zn2+。含Zn高者又叫锌蔷薇辉石(fowlerite)。
【物理性质】:
1. 晶系:三斜晶系。
2. 习性及矿物集合体:单一晶体的辉石不易见,外型多为致密至细粒块状,当中常带有黑色氧化锰斑纹。
3. 颜色:玫瑰红色、粉红或棕色,因为含氧化锰时,常有黑色斑纹。
4. 光泽:玻璃光泽。
5. 透明度:半透明至透明。
6. 比重:3.4-3.7。
7. 硬度:5.5-6.5。
8. 解理: 三组解理完全或中等﹐解理夹角都近於90°。
9. 断口:不平坦断口。
10. 光性: 在紫外线下没有反应。
【产 状】:蔷薇辉石表面易受氧化,而生成二氧化锰;产於许多铁矿床和锰矿床中与软锰矿、辉锰矿、方解石、石英等共生,常与交代作用有关。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蔷薇辉石多为富锰、矽质沉积物所生成。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蔷薇辉石主要由酸性岩浆岩与富锰碳酸盐岩石间的接触交代作用产生;也见於伟晶岩和热液矿床中。台湾的蔷薇辉石多产於石英片岩中,夹杂锰辉石、石英、锰铁白云石或菱锰矿。
【用 途】:蔷薇辉石颜色浓艳,质坚固致密,用於装饰品及雕刻,表面经研磨後显出抽象图景,甚具观赏价值,花莲相当着名的风景石多是由蔷薇辉石琢磨出来的。
【产 地】:花莲三栈溪、木瓜溪和立雾溪上游,和平溪上游二子山。花莲地区所采集的矿样,经分析红色部分含锰约33%,黑色部分约31%,表面部分易与铁、钙交换。
世界着名的产地有美国麻萨诸塞州(Plainifield)、瑞典的Langban、俄罗斯Ural山脉的Sverdlovsk、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Broken Hill。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