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之战后,曹休上书谢罪,明帝派屯骑校尉杨暨给予安慰开导,礼遇和班次有增无减。只是曹休因这一仗的失利,羞愧难当,致使背上毒疮发作而死,谥为壮侯。刘备亲率大军伐吴,就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试想,如果刘备认为错在关羽,在蜀国大多大臣都反对的情况下,他还能打着这样的旗号吗?至于刘备时期关于没有获得谥号,一是当时刘备是汉中王,二是后来的张飞等人都没有获得谥号。
曹魏这名大将竟比关羽的谥号更好!
网络配图
当关羽获得谥号时,那已经是刘禅后期,它反映的是刘禅的寡恩,应该说与刘备关系不大本文说曹休死后命运比关羽好,就是指的这个谥号。谥号是一种哀荣,是对死者的一种定论,多一字少一字、用这个字和用另一个字差别甚大。关羽的壮缪侯比曹休多了一个“缪”字,这关羽的后事就比曹休悲戚了许多,而曹休谥号为壮,这后代家人就少了许多尴尬。
有人说关羽得到的是双字谥,要比单字谥号规格高,但规格高和好坏没有关系。就像后世的那个郑羲,谥号明明是“文灵”,可他的子孙却绝口不提这个“灵”字。也就是说,这个“文灵”规格倒是高了,但子孙们宁愿只要这个低规格“郑文公”。还有这个“缪”、“穆”相通的问题,既然“缪”字有“恶”的部分,就不应该回避,否则,后世之人为什么宁愿用“汉寿亭侯”而不愿意用这个“壮缪侯”?
曹休做为曹氏家族子弟,魏明帝有另眼相待的意思,但说到底还是一种帝王胸怀,否则,亲兄弟还会自相残杀,又何惜一个同宗族的将军?
与此相比,刘禅对将领和干事的大臣有点儿寡恩,至少比不上那些个一味逢迎的内臣宦官,像陈祗黄皓之流。这样的政权,早亡应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