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鄱阳湖决战胜利后,朱元璋的领土扩充到长江中游地区,局面大起来,帝王欲也增长了。因此,他开始规划着怎样进一步扩大地盘,解决各个强敌,最终创建统一的王朝。战胜了陈友谅,西面的强敌已经解决,朱元璋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就是东面的张士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元璋攻克东吴的故事吧。
张士诚的基干队伍是私盐贩子、盐丁、中小地主,当然也有一部分贫苦农民参加。他们受元朝官吏和地方上恶霸地主、地头蛇的压迫、凌辱,奋起反抗,但是领导集团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远大的抱负。这些当年走私盐的江湖兄弟,如今到了江南鱼米之乡,成了局面,就享起福来。张士诚又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他几次投降元朝,和在浙江台州、黄岩一带称雄的方国珍沆瀣一气,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大都接济元朝统治者。总之,张士诚集团虽然占据了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北部、苏州、松江以及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兴一带鱼米之乡,但在政治上没有理想,没有骨气,更没有作为。
从1365年秋天到1366年春天,朱元璋对东吴发动了第一次攻势,用半年工夫,攻下了全部长江以北地区,使东吴的势力范围退到江南。接下来怎么打?他们共同商议,最终确定了打法。正式出兵前,朱元璋发布了一篇声讨张士诚的檄文,也叫《平周榜》,大意是元朝末年,皇帝深居简出,大臣们作威作福,贿赂公行,政治极其腐败。动员几十万民工治理黄河,累死饿死的铺满道路,老百姓怨声载道。因此愚民们误信妖术(指白莲教),以为真有弥勒佛下凡,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教徒们到处组织香军反抗,焚烧城市,屠杀地主、士大夫,实在是罪大恶极。
元朝军队对他们毫无办法,各地的地主武装也无能为力,天下土崩瓦解。榜文列举了张士诚的各种罪状之后说,现在我命令徐达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攻取浙西。大军所到,只杀罪魁,胁从的一概不予追究。逃亡的居民和士兵,只要悔悟来归,都从宽发落。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很可能是刘基等笔杆子精心策划、一手炮制的。檄文等于一篇宣言书,宣布他与弥勒教,与红巾军最后决裂了。
军事上大兵压境,政治上软硬兼施,瓦解敌军,政策上公开保护地主阶级,所以朱元璋进军非常顺利。1366年8月出兵,到十一月间,湖州、杭州的守军投降,造成北西南三面包围平江的形势。湖州、杭州既下之后,朱元璋发动了对张士诚的最后一次攻势。1366年底,大军包围了平江,把平江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外搭建三层的木塔,登上塔顶,城里敌人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军士们在木塔上万箭齐发,又用火炮日夜轰击,士诚在外无援兵,内缺粮草的情况下,依靠坚固的城池,负隔顽抗,坚守了整整九个月。最后粮尽矢绝,突围又失败了。元璋一再派人劝降,士诚坚决拒绝。城破时,士诚亲自领兵巷战,看来实在不行了,一把火烧死家属,他也要上吊自杀,被部将解救,这时元璋军队已到府中,张士诚被俘送到应天。在船上,他闭着眼睛,不吭一声,不吃不喝。朱元璋问话不理,李善长问话,挨了一顿骂。最终,张士诚趁人不备,自缢身亡。
就这样,朱元璋领兵攻克了东吴,平江之战大获全胜。这次战役为北伐灭亡元朝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东吴地区属于鱼米之乡,为朱元璋的军队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且攻克东吴后,朱元璋的军队不必再担心张士诚军队的攻击,为接下来的战争扫清了障碍。因此,朱元璋攻克东吴,有深刻的实际意义。关于朱元璋领兵攻克东吴的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下期我们再讲一下闽浙风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