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什么没有匡扶汉室的志向?刘禅对此抱怎么样的态度?

2022-09-11 00:51:27 作者: 刘禅为什么没

  刘禅为什么没有匡扶汉室的志向?刘禅对此抱怎么样的态度?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刘禅虽然是刘备的儿子,但他只是继承了刘备的皇位,并没有继承他的志向。刘备建立蜀汉就是为了能够匡扶汉室,但刘禅对于这个目标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斗志,最后魏军攻入成都刘禅已经放弃抵抗,选择直接投降。其实刘禅对于汉室的感情的确不如刘备来的那么强烈,但刘禅身为一国之君就应该坦率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司马昭说出“乐不思蜀”这样的话总感觉不该是刘备后代会做的事。

  蜀汉后主刘禅(207—271 年),自东汉末以来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某种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旷古奇冤之一。其实,刘备和刘禅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帝王。前者靠他的人格和谋略使其亲手创建的蜀汉帝国在夹缝中生存了四十多年;而后者则靠其雅量与智慧使自己在外部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地度过一生。

  说起刘禅的雅量与智慧,不能不提到他早年的经历。

  一段出自南北朝裴松之注引的《三国志》中的文字记载透露了刘禅早年颠沛流离的经历。那还是在刘备受曹操、吕布的夹攻,仓皇弃家出逃之时。时年“数岁”的刘禅“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到了建安十六年(211 年),关中大乱,扶风人刘括避乱进入汉中,因系富豪,虽然是避乱,仍须有奴仆服侍。有人向刘括推荐,说有一个小童(即刘禅),可堪驱使,刘括遂将刘禅买去充做书童。一次闲谈时,刘括觉得刘禅言谈不俗,“知为良家子,遂养为己子”——把刘禅收为义子,还给他娶了个媳妇,并生下一子。

  214 年,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派其部下简将军入汉中寻找阿斗。简将军见到刘禅,寒暄过后,刘禅一一回答了简将军提出的种种问题,曾做过刘备内侍的简将军终于认定,面前这个出落得一表人才的青年,就是当年赵云抱在怀里的阿斗。

  这段难忘的与众不同的经历,对刘禅后来的性格影响肯定深刻。在刘禅看来,从小到大,他已从经历过的无数次大灾大难中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也知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而了解这一点,对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刘禅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年仅17 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在历史上多有前朝皇帝临终托付朝中重臣辅助下一任幼君之事,如公子异人让吕不韦辅助嬴政,顺治将幼小的玄烨托付给鳌拜等四大辅臣。而吕不韦跟四大辅臣中的鳌拜拥兵自重,把持朝政大权,甚至越俎代庖,视皇帝为无物,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做的事情与吕不韦、鳌拜并无二至,不同的是,他虽然骄狂,我行我素,但自始至终确无反心,一心一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此之外,青年刘禅也懂得以大局为重,尽量委曲求全,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一般尊敬。在刘禅看来,既然诸葛老师没有在老爸刘备去世之初取他而代之,自做皇帝,而是愿意继续当好“参谋长”,那么,他这个皇帝宝座诸葛老师是不会觊觎了!再则诸葛老师满腹才华,好为人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越来越丰富,诸葛亮好为人师的愿望可以说是越来越强烈,那何不满足诸葛老师这个可怜的虚荣心,在他面前扮演一个好后辈、好学生的角色呢?

  纵观刘禅四十多年的皇帝史,看起来几乎是无所作为,或者说是清静无为,不仅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建树,在生活作风上也基本属于乖孩子一类。看了这些,可能有人会认为刘禅之所以清静无为,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作为。其实,刘禅是有作为的,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将蜀汉政权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使西南一隅民族矛盾缓和,老百姓基本上安居乐业。而且他做甩手掌柜,放手让诸葛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君臣和睦相依相扶几近三十年(诸葛亮病逝于公元234 年6月28 日)。

  263 年5 月,曹魏大举攻蜀。大敌当前,刘禅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迁国都;有人主张归附东吴;光禄大夫谯周则力排众议,主张降魏。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刘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议,派侍中张绍前往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军前呈递降表。由于刘禅“识时务”,因而深受敌方优待。曹魏大概也是为了借之安抚人心吧,就在刘禅肉袒出降的当场,邓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发布公文时与之合署。

image.png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蜀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后世都称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刘禅真的是傻子吗?一个“通明智达”的贤主,何以在亡国后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实际情况是刘禅到洛阳之后,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的实权派人物,刚刚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寻求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装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一看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一下子就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耶!”戏艺终了之时,司马昭戏问刘禅:“颇思蜀否?”一惊之后,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居然骗过了司马昭,甚至骗过了与刘禅一起降魏的蜀汉旧臣郤正。宴会之后,郤正对刘禅进言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马公再问您这类话,您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