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非凡的人生值得引人思考!他是如何奋斗登上庙堂高位的?

2022-09-25 04:11:28 作者: 黄裳非凡的人

  黄裳非凡的人生值得引人思考!他是如何奋斗登上庙堂高位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个地道的农民孩子,凭着个人的终身奋斗,一步步登上庙堂高位,光宗耀祖,誉满山乡,他非凡的人生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南宋的黄裳。

image.png

  宋朝就有三个做官做得不小的“黄裳”,除资政殿学士的黄裳黄文叔,南宋还有一个黄勉仲,官至端明殿学士;南宋还有一个淳熙年间武举名黄裳,守长庆军(南宋行政区划,无长庆军,似乎应在西南),大破夷酋。这个黄裳(黄勉仲)却说:“这三位的事情俺一起干了。”

  这个黄裳是南宋王朝的三朝元老,进士出身,做官期间,最高职位为礼部尚书。他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被当地人称为小神童。古人素来看重读书取功名,适龄之时必会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凭此光宗耀祖、改变命运,因此,黄裳也不例外,最终,获得了二甲的好成绩。

  但是,由于出身于农民家庭,没有什么背景,所以,黄裳在授官职时,只是被任命为了一个偏远地区的县尉。寒窗苦读数年得到这样的结果,黄裳内心自然是相当不满的。不过,他坚信有才能之人,不会就此埋没,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的道理。

  所以,黄裳最后还是坚持以天下为已任,广作社会调查,思索治国之道。没过多久,在朝廷讨论如何处理蜀中官兵与民众关系的时候,黄裳就因其奏对契合现实,言之有理,且有易于操作,得到了帝皇的赏识。再加上,他政绩突出,不久,便升职为国子博士。

  此时,他来到天子脚下,专门负责为皇帝出谋划策。

  金人一直都是大宋王朝的劲敌,虽然,绍兴和议让国家赢得了暂时的和平,但是,金人性子颇为狡猾,经常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难保他们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对大宋撕破脸面。因此,黄裳来到皇帝身边做事后,便针对此事苦思冥想,最后,向宋孝宗提出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在建康设立行都,便于出攻入守。

  第二个建议是:将繁琐的事情简单化,精兵简政,整顿吏治。

  第三个建议是:在襄阳到镇江一线设立五个重镇,以加固防线。这样,既能确保江南不受威胁,又能富国强兵,努力收复失地。

  这些都是针对时局提出的大政方略,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定很有益处,宋孝宗得知后,自然是欣然采用了。

  黄裳之后的职位是嘉王府翊善,即:负责教授嘉王赵扩。一段时间过后,由于,黄裳的精心教导,资质愚钝的嘉王赵扩学问日益精进,这让光宗帝赵惇非常开心,甚至,赞赏黄裳才能世间一流,表示要重重赏赐。

  可是,黄裳却谦虚推辞,他认为,朱熹才是世上最有学问的人,要是他能进入庙堂辅佐帝皇,大宋王朝定能更加繁荣昌盛。早已将黄裳当成心腹的宋光宗听到他这样说,自然是非常开心,立刻派人把朱熹找来委以重任。

  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黄裳的推荐,朱熹的一生可能就只会是默默无闻隐于世,后来,也就没有宋明理学的兴盛了。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将黄裳列为理学的领军人物,但是,黄裳的思想高度以及对理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看待事物都比较迷信,鲜少有人相信科学。但是,黄裳就是一位及其热爱科学且在这一方面很有天赋的人,在晋升为起居舍人后,他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绘制出了八幅图,其中,最有学术价值的是天文图和地理图。

  黄裳绘制的天文图,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珍品,因为,这幅图上面绘有多达1440颗的星星,是世界上现存的星数最多的古代星图,能够作为现代人研讨古时候星象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也为研究古代恒星和论证现代恒星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

  只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黄裳绘制的八幅图中,只有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完整地流传下来了。而且,现代人在提起古代科学家之时,都只记得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再往后,黄裳升职为给事中兼侍讲,称得上是半个帝师了。

  作为一个以正色立于庙堂的士大夫,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公正廉洁的品德,以及,鞠躬尽瘁的儒家思想教育感染着当朝,让宋朝的皇纲不至于废驰。但是,仅一个人的努力确实难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不过,也正是因为黄裳的这种众人皆知的爱国之心,在宋光宗病逝,宋宁宗继位后,黄裳依旧得到帝皇的重用,不仅能在君主左右侍读,还出任礼部尚书一职。

  然而,这时候的黄裳已经病入膏肓,无福消受了。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黄裳作为臣子的原则,虽然,无法上朝面见君主,但是,他依然想着为君主尽微薄之力,哪怕是卧病在床也要将自己对国家现状的建议和对帝皇行为规范的规劝诉于笔端。黄裳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享年49岁,被追授为资政殿学士,谥号“文忠”。

  自古以来,得此谥号的人少之又少,可见,南宋的当朝帝皇对黄裳的敬重之意有多深。

  正因为黄裳一生忧国忧民,死后人民怀念他。在他的家乡——剑阁县,人们为他修了兼山墓,并将他的生平功绩镌刻在石碑上,还整修和重修了兼山书院、读书台。明清两代,当地官府、百姓又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