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城市跃迁 杭州高度即将花落城西科创大走廊

2022-10-31 09:49:11 作者: 折射城市跃迁

  杭州一直在上演着这样的故事。伴随着“跨江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快速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物联网产业重要发源地;伴随着“城市东扩”,杭州打造了城东智造大走廊,筑牢了杭州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伴随着“拥江发展”,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快速转型,成为“中国视谷”核心承载空间,将塑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

  如今,第一高楼这种风向标意义,将在杭州继续上演。

  “杭州向西发展,加大了创新驱动的城市新中心向内陆地区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既是无形的,也需要一个标志性的物理高度,来承载和提升相关功能。”汤海孺说,未来399.8米的“金钥匙”,将依托西站,融合站城一体化开发的规划设计理念,集聚大型企业总部、未来产业等,成为发展的又一制高点。

  事实上,“金钥匙”即将打开的是通向全球创新策源地的未来之门。按照浙江“十四五”发展规划,“金钥匙”所在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将作为主平台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这是一个“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反思“高楼热”

  城市地标并非越高越好

  高楼,一定越高越好吗?眼下,全球都在反思。

  自2010年以来,迪拜哈利法塔定格了828米的世界最高纪录,今后恐怕也鲜有挑战者。这样的超高建筑,造就令人赞叹的天际线,却难掩破坏自然人文景观、影响城市“小气候”、维护成本高、能耗大等缺陷。如哈利法塔在夏天制冷需求最高峰时,就需要约1万吨冰块融化所提供的制冷量。

  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一直在促进建筑低碳发展。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这是短短2年内,国家层面第4次限制新建高层建筑的政策,也昭示着我国城市“不断攀高”已成为历史。

  杭州的楼宇高度并不拔尖。就像吴可人说的那样:“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西湖、大运河这样具有传统历史风貌的区域,宜构建与传统形态和功能相协调的尺度,多在城市环境上动脑筋,多在城市宜居上想点子。”

  事实上,杭州对高楼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还曾降低各种第一高楼的“身高”。

  2002年,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环球中心开始施工。起初,这座杭州市中心第一高楼的高度,比170米还要再高一些,符合塔楼的“黄金比例”。但是,从西湖远眺环球中心方向,塔楼太高显得突兀,因此适当降低了高度。

  2007年,原浙大湖滨校区塔楼,也就是“西湖第一高楼”爆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杭州首个港资打造的商业综合体嘉里中心。这个新综合体第一版方案给出了85米规划高度,遭到全面反对。一年后,将高度下调到了56米,依然没有过关。即使最终改到了48米,也经历了数年的论证和反复确认。

  2020年,杭州版“限高令”发布,当年出台的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发展实施导则中,对沿江新建建筑高度有了明确要求。而在杭州各界,也一直存在保护城市通风廊道的呼声,呼应了杭州相关规划中对限高的重视。

  “打造城市的天际线,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区位和历史文化保护、西湖景观保护、机场限高等因素。”汤海孺说,高楼的投入与产出也存在边际效应,不同城市的边际效应也不一样。他表示,杭州在总体城市设计中,通过整体谋划,明确了建筑高度分区和地标建筑区域,努力形成疏密有致、错落有序的城市天际线,为防止片面追求高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一定探索。

  随着“第一高楼”持续降温,各地还能在地标塑造上创造什么样的“封面”形象?

  杭州或许能试着给出一个答案。“西湖一直是杭州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天然地标,既独具韵味,又别样精彩,具有启示意义。”汤海孺说,从良渚古城遗址,到京杭大运河,再到奥体的“大小莲花”,这些杭州的地标,联通古今、连接世界,一定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第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