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双方同意升级红其拉甫口岸基础设施,加强边境疫情防控和口岸通关合作,充分发挥陆路贸易和往来的作用。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进一步加强落实《四方过境运输协议》,该协议是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柱。
二十五、双方注意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巨大,具有扩大双边贸易的潜力,欢迎双方签署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共同支持在中国电商平台设立巴基斯坦国家馆。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线上支付系统、物流、仓储、海关便利化建设等领域合作,推进中小微企业及初创企业合作。
二十六、双方注意到,今年举行了中巴贸易投资和电子商务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中巴商务减贫和社会发展论坛,组织了两国医药、农业、制鞋等行业交流对接活动以及减贫能力培训班。中方愿与巴方继续开展相关务实合作,帮助巴减贫与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七、巴方赞赏中方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让8亿多人摆脱绝对贫困。中方注意到巴基斯坦近期发生的洪灾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同意支持巴政府通过贝娜齐尔收入支持计划等,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经济。
二十八、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进一步便利巴留学生来华。夏巴兹总理感谢中方为巴留学生返华复课所作的努力。
二十九、双方同意为两国人文交流、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赞赏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及其执行计划发挥的作用,欢迎执行计划有效期顺延至2027年。
三十、双方再次对2023年举办“中巴旅游交流年”表示欢迎,对2022年至2023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犍陀罗艺术展表示欢迎。
三十一、双方注意到两国航班运营逐步恢复,同意适时进一步增加包括伊斯兰堡-北京在内的直航班次。
三十二、双方对两国军队之间的密切合作、信任和沟通表示满意。强调更强的中巴战略防务安全合作是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意保持两军高层交流互访势头,深化军事训练、联合演习、军事技术等领域合作。
三十三、双方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将反恐问题政治化。中方肯定巴方在反恐斗争中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三十四、双方重申,一个和平繁荣的南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双方强调,通过真诚对话解决所有未决争议。巴方向中方介绍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形势。中方重申,克什米尔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争议,应当根据《联合国宪章》、相关安理会决议以及双边协议,以和平方式加以妥善解决。
三十五、关于阿富汗问题,双方一致认为,一个和平、繁荣、互联、稳定的阿富汗是地区繁荣与进步的根本。双方对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成果表示满意,期待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下次会议。
三十六、双方强调,国际社会需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援助和支持,包括解冻阿富汗海外金融资产。双方同意继续向阿人民提供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加强在阿发展合作,包括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延伸。
三十七、双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促进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合作共赢。双方对在多边场合的密切合作表示满意,决心进一步深化战略沟通、协调与磋商。
三十八、巴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双方认为,发展是确保各国实现繁荣的重要动力,同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的各领域合作。中方赞赏巴基斯坦作为首批成员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将巴基斯坦确定为全球发展倡议的优先合作伙伴。
三十九、巴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认为该倡议契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双方愿就此加强国际合作。
四十、双方支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联合国进行改革,以回应所有会员国的利益和关切。
四十一、双方强调将进一步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调与配合,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全面深化政治、安全、经贸、互联互通、人文等领域合作,更好服务地区国家共同利益,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繁荣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四十二、双方重申致力于根据适用的国际义务和本国国情促进和保障所有人的人权。双方强调,人权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应基于尊重政治独立、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等《联合国宪章》原则。
四十三、双方认为气候变化是现实威胁,并采取切实和协调努力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双方重申致力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原则和规定,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四十四、双方认识到,巴基斯坦近期发生的洪灾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很小,受到的影响却不成比例。双方呼吁发达国家履行承诺,率先减排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空间,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额的气候资金。
四十五、双方赞赏巴方为应对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提出的倡议以及中方提出的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同意加强在生态系统恢复、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合作。
四十六、夏巴兹总理感谢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给予的热情接待,祝愿中国实现持久发展与繁荣,在民族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四十七、此访期间,双方签署和达成了多份协议/谅解备忘录,涵盖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农产品输华、金融合作、文物保护、基础设施、洪灾紧急援助、灾后重建、全球发展倡议、动物疫病防控、社会民生、文化合作、航天、地学以及执法安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