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前宣布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试图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虽然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实现增长,但现实困境无法掩盖,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难逃衰退。
为遏制高通胀,美联储历来不惜激进加息,任由经济陷入衰退。归根结底在于美国具有快速转嫁危机走出衰退的手段。通过激进加息引爆衰退,包藏了美国利用美元霸权等“排毒工具”加速对外转嫁危机的算计。
11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分析人士指出,在党争极化等制度弊端作用下,美国不断释放“政策毒药”,放大经济衰退风险,推升全球通胀,扰动金融市场,破坏国际经贸秩序,祸害世界经济。
衰退前景阴云笼罩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6%,较上季度萎缩0.6%有所好转。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1.4%,较前一季度明显收缩。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前两季度美国经济连续萎缩,加之消费者支出和房地产市场迅速走弱,衰退仍如阴云笼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表示,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主因是贸易逆差收窄。他认为,激进加息将冲击美国出口和房地产市场,导致美国经济最终走向衰退。随着美元升值降低美出口竞争力,以及海外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削弱对美商品需求,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将会消失。高利率还将提高抵押贷款成本,侵蚀美国人的财务空间和购房能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认为,美联储为抗击通胀将利率提得过高,而后“刹车踩得太猛”,犯下了其一百多年历史中“最大的政策错误之一”,这将“摧毁(美国)经济”。
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六次加息,其中近四次加息幅度均为7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升至2008年1月以来最高位。然而,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仍处于历史高点。美国财经专栏作家里克·纽曼直言,经济增长数据不能真正改善美国人生活,高通胀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已将消费者信心推向历史低点。
这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福尔斯彻奇的一家超市拍摄的食品货架。新华社发
沉迷于追求短期利益
本轮全球通胀的成因可追溯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当时推出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又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巨量“放水”。
同时,财政政策也开启“撒钱”模式,从次贷危机时期直接注资受困企业,到大幅退税等超常规财政刺激,再到疫情期间以财政手段提振消费。长期大规模货币增发不断积累,造成难以遏制的高通胀局面。
美国著名财经记者威廉·格雷德在其著作《美联储》一书中写道:“种种证据表明,美联储过于容易也过于频繁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多年来,美国财政货币决策当局越来越沉迷于追逐短期目标,迎合竞选政治的短期利益。美联储为配合白宫政治议程,一再低估通胀形势严峻性,错失控制通胀最佳时机。
2021年2月初,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撰文警告,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但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当时都淡化通胀风险。一直到去年下半年,美联储官员仍坚称通胀是“暂时性的”,风险“可控”。而后,当通胀真正失控时,美联储又迎合政府“削减通胀”的政治议程,采取猛刹车、急转弯式的政策调整,骤然收紧流动性,并与其他美国弊政相叠加,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加剧危机外溢,造成全球性伤害。
图表制作:缪培源
在美联储强收缩政策、美国产业回流政策、美国挑动乌克兰危机并借机提高本国能源出口价格等多重美国因素作用下,欧元区10月通胀率再创历史新高;日本9月通胀率创1991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发展中国家通胀形势更加严峻,拉美地区或将经历上世纪80年代后最严重的通胀,非洲开发银行预计今年该地区平均通胀率将达13.5%。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激进加息抑制美国通胀水平,代价是美国经济两年内两次陷入衰退,被称为“沃尔克时刻”。当前,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沃尔克式”经济阵痛可能是必要代价。
但事实上,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霸权输出转移“经济阵痛”,他国却没有这种特权。美国显然不介意以“强收缩”引爆一场全球衰退。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只需确保其他经济体境况更差,就能让美国经济经历短暂震荡之后,占得复苏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