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掠过的村庄

2023-01-09 13:21:24 作者: 疫情掠过的村

1月7日,医护人员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联映村为老人检测血氧饱和度。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刘焕奎说:“庄户人,能忍就忍着。所以一些来看病的,都是子女看老人比较严重了。可是我们治不了,赶紧让送上边医院。就算去,也不好说怎么样了。”

确诊高峰刚刚过去,重症高峰却还未知。“庄里的老人,不愿意麻烦子女,有的干脆就没子女在跟前。元旦期间,我们镇对有基础病的、子女不在身边的各种情况的老年人进行情况摸底。以前就有底,现在摸得更细。然后采购一些血氧仪什么的,为了转移病人还准备了几辆车。我们就跟他们小孩似的,子女没空,我们就得多去看看。”于彬彬说。

农村医疗的短板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来。采访期间,安徽省阜南县龙王乡乡长刘晓妮发来一个链接,是某媒体一篇关于农村疫情应对的文章。她说:“分级诊疗很好,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譬如说村医,年龄结构偏大,诊疗能力偏低,包括长久以来的治疗习惯也有问题。”

当问及建议时,她的思路也很清晰:“目前需要统一一下应对方案。其实我们更关注医疗下沉,尤其希望能安排专家到基层指导,并开展巡诊。通过这种共同参与、提前介入的形式,在实操中帮助村医或者乡医提高诊疗能力。”

还有,就是关于目前重症患者往上转运的问题,她告诉记者,她看到国家也已经要求农村地区要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前急救的力量,特别是要求对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起码要配一辆救护车,要把各个县域的120急救系统纳入急救系统,统一调度,并建立绿色通道,上级医院能够及时接收基层转运过来的病人。“这些都很好。马上春节返乡高峰要来了,考验还在前方。”刘晓妮说。

如若再追问,她就表示,此次疫情暴露的不仅仅是基层医疗方面的问题,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以及养老问题,才是个综合性的大难题。

1月7日,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地太村一位高龄老人领到了防疫“健康包”。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疫情是个考验,暴露、放大了一些原本没有被关注到的问题。12月29日,长期关注乡村的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发文说:“大概而言,城市在疫情传播达峰的时候,乡村开始大规模流行;而城市处于重症高峰的时候,乡村则开始达峰。”算起来,农村的重症高峰可能正在到来。

日子还得照样过

年轻人的日子还得继续过。尤其对于种地的人来说,那些等着下地的苗子、那些等着采摘的果实容不得人们休息。

沂南县最大的农业品牌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的沂南黄瓜,而辛集镇又被称为“中国黄瓜第一镇”,全镇有黄瓜种植大棚4500座。其中两座,就是文洁的姨,瑞霞家的。

发烧那天,瑞霞家的瓜苗正好送来了。瓜苗在小盘子里,一天不下地就蔫死了。栽到地里,浇上水,瓜苗就能活下去。

瑞霞也没量自己烧到多少度。“话说回来,量了又能怎么样?人蔫了,能咬牙,瓜苗蔫了就完了。”两口子也顾不得那么多,文洁姨就穿一件线衣、一条单裤,在大棚里汗流了一身又一身。姨父的身体反应更特殊,穿着袄,在潮热的大棚里却出不来汗,还感觉冷得直哆嗦。不管冷热,他们终于把瓜苗都栽上了。瑞霞和姨父说,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时,像死过去一样。

“不管烧不烧,大家都是跟以前一样,起来摘瓜、敞棚,骑着三轮去房庄子送瓜,下午盖棚,一样啊。”瑞霞说。过了一会儿她又补充:“还是有点不大一样,以前一个十来米的草苫子我一抓就抓起来了,现在得抓好几抓,没劲儿。”

吃了安乃近的明艳又继续在她的快递点忙碌。想起11月17日,因为有外地来的阳性病例去她那里取快递,导致全家被确定为密接而拉走隔离。那时候正好赶上“双十一”快递收发高峰,隔离结束后,明艳家的快递堆成了山。明艳挣了命地干,才恢复原来的秩序。

此次全家感染,又赶上“双十二”。明艳这次没让快递堆成山,她知道快递点此时就像“毒窝”,可躲也没法躲,就跟顾客说明自己的情况,做好消杀,该发就发,该收就收。

虽然明艳累的时候总说她的活“不是人干的活儿”,但她好歹还有活干,她的弟弟明轩就没那么幸运。这几年因为疫情,开大货车的明轩不仅活少了,还因为各地防疫政策总被卡住,所以去年干脆把车转让了出去。

后来他就到村里附近的杀鸭厂、杀鸡厂干活。县城附近这种厂子很多,不少年轻人在里边干临时工,干一天有一天的钱,拿计件工资。厂里比较忙的时候,像明轩这种有劲的年轻人,每天天不亮就去,干到晚上回来,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好几百。但也不是长久的工作,不仅是因为吃的“青春饭”,还因为厂子的经营情况也不稳定,并非天天都有那么多活等着去干。

没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明轩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已。可是迫于疫情,这几年他也不敢贸然出去打工,因为据他了解到的信息,外面的很多工作也不稳定,可能说没就没了。最近他正在琢磨,等这一阵子过去,情况应该会好些,到时候再去看看外面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