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来自战疫最前线的信号表明,持续半个多月的杭州重症阻击战正迎来第一场“战役”的胜利拐点:120待派任务清零,急诊患者数量下降,重症监护室(ICU)不再一床难求,“主力”医院医生护士一个月来第一次能够正常下班……从白衣战士口中听到的“最难熬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是这座城市当下最动听的春节祝福。
记者采访时发现,杭州战重症的“战线”和“防线”不断前移,构筑了“防重症、遏病亡”的战略纵深,是加快迎来曙光的关键一招。
拐点已经到来
在杭州,重症收治链条渐渐全线减压。
“最后防线”ICU的压力缓解——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重症医学科常务副主任郭丰的脚步轻快了一些。1月7日以来,该院ICU病人能在已有床位内流转。9日全天收治了6个病人,转出12个病人,床位已能满足“供需平衡”。
“这两三天,ICU不用再扩床了。”浙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崔巍说,ICU床位流转趋于稳定后,原先征用的其他科室的ICU病床,逐渐“回归本职”了。
“中转站”急诊的患者数量下降——
“最难熬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经过10多天的急诊高峰,浙大二院两院区急诊的压力没那么大了。急诊科副主任徐善祥介绍,虽然急诊患者数量仍处于高位波动期,但较之前高峰已经下降了20%至30%,整体趋势在降低。
还有更多医院的急诊在过峰。浙江省中西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黄世恩介绍,患者人数相较高峰时下降了30%,医生工作强度在下降,能够正常下班了;在萧山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数也从1月1日的897人次下降到了1月8日的617人次。
“前哨”120接警量和出车量“退烧”,待派任务“清零”——
目前,杭州市急救中心接警量,已从高峰时近4000次,下降至每天1000次左右;出车量也从高峰时超1200次,下降至每天近600次。
“这说明感染病例和危重症病例减少了。”杭州市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鲁美丽和同事们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9日16时,79辆急救车有一半是待命状态。
这一切,都标志着重症救治已攀过最艰难的一道“峰”。
ICU何以减压
战重症,是对医疗防线的一次重大冲击和考验。只有防线不断前移,才能扩大战略纵深,最大限度提升收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第一道防线,是救治关口前移再前移。
开辟呼吸道急诊区域,重点建设呼吸重症病房,将俯卧位治疗扩展至全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不断将救治关口前移。
“比如急诊发现的重症患者,或有高危因素的住院病人,如果不及时优化治疗措施,都会涌到ICU。”郭丰说,医院的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专科医生和呼吸治疗师,围绕“分层次管理、多学科参与”的理念,一起介入病人的诊断,不断降低患者气管插管和转入ICU的比例。
浙大二院的救治关口也在前移。“ICU不用再扩床,与我们开设的渐次过渡病区有很大关系。”崔巍说,渐次过渡病区是一种医疗配置介于普通病房和ICU之间的病房,专门收治没有达到ICU收治标准、又比普通病房患者相对更为危重的病人。目前,该院解放路和滨江院区,已启用71张床位,共接收从ICU转出的患者69例,为ICU大大减压。
在整个杭州,救治关口前移是战重症的重要手段。根据杭州市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了专业的俯卧位治疗团队,改善患者缺氧等病症,降低重症发生率;各医疗机构组织了专家团队,对其他专科收治基础疾病合并新冠感染的患者进行巡查和指导;杭州还成立了成人、儿童救治专家组,实行24小时值班会诊,第一时间介入治疗……
杭州特色的救治方案,也从定点医院前移到各大医疗机构,提高治疗效果。
作为杭州首家市级定点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有三年重症救治经验。一份来自该院的参考治疗方案,被下发到各大医疗机构。其中,早期抗炎治疗,即对于普通型及以上患者尽早使用甘草酸制剂,是“特色打法”。
“甘草酸里的成分有很好的抗炎、抗抑制免疫反应。”杭州市西溪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刘寿荣说,不仅如此,甘草酸制剂既能发挥激素样作用,又没有激素的药物副作用。除了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把甘草酸制剂也尽早用上去,能有效缓解患者过激的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肺部炎症渗出,从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重症和危重症的发生。
结合本地医院实践,按照国家多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杭州要求每家医院都需制定治疗方案和流程,确保新冠治疗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杭州的救治成功率、出院率、死亡率都出现了积极信号:各大医疗机构转出ICU频率加快,仅浙大二院6日至8日就有108人;浙江省中西结合医院急诊10日没有出现新插管病例。
社区筑起“黄金屏障”
第二道防线,是“防”的关口前移再前移。
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强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综合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服务作用,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杭州有条件的社区医院,都在忙着为“防重症”持续扩容增能。从提供“氧疗+输液+用药”,到增设社区病床,再到提供“心电监护仪+CT”检测,这些措施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织密了一张网。
走进上城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张病床上躺着病人。“我们已经可以拍CT了,这些病人的病灶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会被转诊到大医院。”该中心综合康复病房主任孙赟介绍,“家门口的病床”能分流省市医院床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