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先去探探杭州西湖龙井,再去安吉白茶、最后到松阳浙南茶叶市场转转。” 项建春告诉潮新闻记者,北京人爱喝茶,“嘴也很刁很讲究”,所以闻香、看形、选茶、议价,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毕竟是老家的绿茶,我们浙商更是要抢在其他茶商之前抢购最优质的那批,不能砸了北京浙江茶商的招牌。” 项建春说。
老板们都亲临一线了,市场门店谁当家?项建春自豪地把大儿子项天宇拉到记者面前,这些从小在茶叶市场里长大的“茶二代”甚至“茶三代”,已经到了独当一面的年纪。
和父亲的经营理念不同,留学归来的项天宇将重心放在电商平台,以及新生的营销模式上,帮忙看家的这段时间,他计划着在这个忙碌的春茶季正式开启直播带货。
“我们稳扎稳打,他们推陈出新,我很理解,也很支持。” 项建春说,不论经营模式如何变化,将茶叶品牌化、品质化是两代人坚守的初心。
伴随着浙江茶商的采购足迹,浙茶正源源不断地从马连道这个“中国茶叶第一街”香飘四海。
目前在马连道茶叶市场,有110余家浙江人开的茶企,占了整个市场三分之一的江山。这里的大部分浙商和项建春一样,都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扎根首都。
项建春坦言,受到三年疫情的影响,北京茶市的经济也不容乐观,“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马连道的浙江茶商,没有一个因为疫情关门停业离开北京。”
当然,这几年茶叶库存积压,销售受影响是肯定的,支撑着马连道浙江茶商走出艰难时刻的,还是深耕多年累积的品牌和口碑。
“尽管疫情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节奏,但消费者购茶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靠着过去积累的批发商以及固定客户,加上多年攒下的家底,我们都撑过来了。” 项建春说。
春风送暖, 项建春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寒冬后的茶业马上就会“醒”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期盼扶持政策再多些
浙商在商业嗅觉上永远是敏锐的,京津冀浙商亦如此。
潮新闻记者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浙江企业商会调研时,发现三地浙商的眼光也是惊人地一致。
擦亮“浙商”这张金名片,助力京津冀三地高质量发展,是他们的郑重承诺。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他们谋划着三地浙江企业经商领域的互联互通。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正在策划“全球浙商”北京论坛;天津市浙江商会说要举办京津冀“世界浙商”高峰论坛,同时在天津启动“浙商博物馆”的建设。“只有把京津冀三地资源全面打通,浙商对京津冀大地的贡献才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力量助推家乡浙江‘两个先行’。”
好消息是,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去年浙江赋予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一个全新的职能定位,成立合作促进处,主要承担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络服务工作,服务浙江企业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及在京津冀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联络工作。
全国两会的召开,让京津冀浙商满是期待。他们说,新的一年,我们都在积极地进行产品与服务的优化和创新,如果政府能在金融、服务等一揽子帮扶政策上逐步向生产、管理等环节倾斜并推进,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号角已吹响,春风正徐来。京津冀浙商已撸起袖子,投身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