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旅资源 传承中华文脉

2022-11-06 13:26:16 作者: 激活文旅资源

  “在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空前加强,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和修缮。”陈喜波告诉记者,“北京市为了保护珍贵的运河文物八里桥,在古桥西侧建造一座新桥替代老桥的交通功能,让古老的八里桥‘退役’,进入文化遗产保护状态;生态保护和建设进步巨大,运河两岸水清岸绿,鸥鹭翱翔,美景如画。”

  在黄河沿线各省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正在稳步开展。当前,青海、宁夏完成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统计工作,为更好地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奠定基础。“长江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活态文化遗产,要立足保护优先原则,加强原生态保护、活态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平衡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益间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熊剑平说。

  推动文旅融合 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长江三峡红叶期即将到来,我们在网上发起了长江三峡徒步活动,有很多人加入了我们。”来自重庆的徒步旅行资深爱好者王华林说。三峡风光,有幽深秀丽,也有雄伟险峻,每年深秋,层林尽染的美景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在江西赣州,“走一段长征步道,吃一碗红米饭南瓜汤”成为吸引游客参与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62条长城主题精品线路,将生动呈现万里长城之美。大运河京津冀段已经实现旅游通航,从通州古城乘船南下,一水之间风光无限……国家文化公园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宝藏库”。随着创新旅游产品和主题线路的推出,不少相关景点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契机下,更多沉睡的文化资源被更好地发掘。当前,不少文旅建设成果广受游客好评——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自去年开馆以来就人气不减;山西已建成长城一号旅游路1534公里,串联起一路好风景。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当前重大的文旅融合工程,将成未来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席建超说,“要加强文旅产品创意创新力度,实现文旅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群集聚,培育特色文旅产业功能区。各地也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公园化管理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陈喜波指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供给;其次强化文化转化,要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再次要发展多样化的文旅体验方式,让文化走进生活,如借助体育休闲、文物考古、现代科技、非遗体验等让游客有切身的文化体验感。最后还要大力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方式,实现文化旅游的提质升级。

  运用技术创新手段丰富旅游形式,为游客呈现更生动的历史场景。如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龙头项目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将采用创新高科技的表现形式,数字化展现血与火的历史,将成为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红色文旅场馆。

  随着更多标志性项目纷纷亮相,文旅主题产品不断推出,历史和文物活起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见证历史沧桑的文化标志将焕发时代的生机活力,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