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集资建新教学楼却成违建,危房内上课的孩子安全谁保障?

2021-03-22 18:27:38 作者: 村民集资建新

文| 徐媛

近日,媒体报道,广东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有一所公办小学,教学楼相当破旧,经过鉴定已经属于危房。至今仍有70名学生在危楼里上课。为此,当地村民共同筹集近300万元,以建设文化楼的名义,将一座祠堂改建成一栋新的教学楼。但新教学楼验收后,校方人员却多次前来阻止,原因是新建的教学楼并未向教育部门申报,是违规建筑。

旧教学楼

据悉,旧教学楼始建于1987年,当初是用黄泥搅拌泥浆来建,没有框架结构,经过30多年使用,如今已经破旧不堪:墙皮脱落,屋顶漏雨,楼底地基低,下雨时雨水漫灌进教室,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危房。而村民集资300万新建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环境优雅,一点都不逊于城里的教学楼。

一边是破旧的危房里,孩子们忍受着不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上课。一边是宽大明亮的教学楼里空无一人,门上挂着一把大锁。两相比较之下,让人不甚唏嘘之余,心生困惑。宁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置身于危房,也不要启动违建的新教学楼,当地教育部门怎么想的呢?教学楼的合法合规固然重要,难道孩子们的安全就不重要了吗?

新教学楼

确保学校房屋安全,本就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每年都会下达文件,要求各地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排查学校危旧房屋安全隐患,分门别类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该维修的维修,需要重大改造和加固的,尽快开展施工;不能使用的房屋,果断予以停用和拆除。不管湛江的这座旧教学楼鉴定为哪类危房,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当地教育部门都没有无动于衷的道理。而现实恰恰是旧教学楼不堪大用,孩子上学有危险,村民不得不集资建立新教学楼。这就要问一下,面对数十年如一日的破旧的教学环境,这么多年教育部门干嘛去了呢?这期间其应尽的职责体现在哪?

村民们集资建立新教学楼,既是想要给村里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学习环境,也是在为当地教育部门排忧解难。不用财政掏一分钱,孩子们就有新教学楼可用,教育部门也能免于危房坍塌、人员伤亡之忧,这本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教育部门似乎不这么看,该你建楼的时候,不闻不问,如今楼建好了,却以程序问题为由百般阻扰,这要出钱出力的村民们怎么接受,让那些一心期盼新学校的孩子们作何感想?

当然,当地教育部门的阻扰也并非全无道理。为了确保教学楼的建筑安全,新建教学楼需要经过严格的行政程序。现在新教学楼缺乏一系列的规划以及审批文件,确实是名不正、言不顺。而教学楼能不能通过程序审批,获得合法地位,也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说了算,里面还牵涉到国土、住建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而且,农村土地问题素来复杂,之前村民担心教学楼的产权归属问题,才没有提前报批。审批之后,产权该如何划分,村民们的疑虑仍未消除。这些都给教学楼的合法化之路增添了阻碍。

但这些阻碍并非不可破除。不管问题卡在哪一个环节,当地教育部门都有责任去梳理、协调、解决。如果建楼之初,教育部门能够介入,从中斡旋,为村民释疑解惑,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引导村民们一步步通过审批,事情何以发展至此?如今新教学楼成为违建,投入使用遥遥无期,教育部门更不应该置身事外、袖手旁观。程序把关是教育部门该做的事,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也是其责任,后者重于前者。教育部门不能顾此失彼、避重就轻。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赋予新教学楼合法化身份,弥补现有的欠缺,才是其应有的作为。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让孩子们尽快搬离危房,消除安全隐患。教育部门若不能给孩子们寻觅到一个方便、安全的好去处,不能提供替代性的解决方案,何不早日给新教学楼做安全鉴定,只要楼体安全符合标准,就让孩子们及时地搬进去,早日享受新校园里的美丽风光。其他的争议留待以后协商解决。不管怎么样,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让他们继续留置危房里学习,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