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学前教育“不得抢跑” 幼升小,要如何“衔接”?

2021-04-14 20:13:48 作者: 教育部明确学

对于新出台的《指导意见》,李沐表示既“理解”又“担心”。一方面,希望孩子能真正减负,享有完整快乐的学前时光。但同时也担心,家长的需求客观存在,即使没有幼小衔接班,他们也会寻求别的途径去辅导孩子,或许会造成更大的经济和精力成本。采访中,很多社会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细则规范,如果是硬性规定“一刀切”,大家都把学科类的课外班直接关停,提前考虑业务调整转型。如果只是“指导意见”,很可能会有“明补”转为“暗补”的情况出现。

“剧场效应”,期待家园校社合力打破

一群人在剧场看戏,一旦前排有人站了起来,又没人制止,后排的人也跟着依次站起,以致到最后,所有人都站到凳子上看戏——社会学中的“剧场效应”,投射到教育领域,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超前教育。而现实里,幼小衔接培训的“抢跑哨”,已经从幼儿园大班提前到了中班就吹响。

“一直以为幼小衔接是大班才要上的内容,但最近发现,女儿中班上其他同学都已经开始学习了,我们这都算迟了!”最近,家住南京建邺区的陈娜刚帮孩子报好了今年的暑假班。语数外融合的新东方课程,10天集中培训即使有优惠活动也要1000元。她的计划是,幼儿园中班就启动“衔接”,先报一个短期培训看看效果,好的话就接着在这里学到上小学,效果不好还能来得及换其他培训班。

身处“剧场”环境,家长很焦虑,只能跟着“别人家孩子”学;培训机构也无奈,此前我国没有关于幼小衔接培训的课程规范,只能跟着市场走,家长希望教啥就教啥。在教育业内专家看来,此次教育部出台这份指导意见,就是明确对“剧场”里的“站起来”行为说不,为规范幼小衔接提供依据。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认为,幼儿园阶段是直接经验教育,没有具体课程,从日常生活出发,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保护孩子的天性。到了小学以后转为分科教育,兼顾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多个维度。结合教育部指导意见,倪娟建议可以把“衔接期”放在小学阶段,即小学生刚入学时,学校可预留出一段适应期,提供一些科学规范的衔接课程,培养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保障能够适应分科教学。

“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生要‘零基础’入学,这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近,南京市南昌路小学信息主任张林林经常给各个幼儿园大班的老师“开讲”。她谈到,短期来看,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确实在一年级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稍稍领先于其他孩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高年段,早期文化知识的衔接并没有明显高于他人的优势。“眼前的几道算术题、几个汉语拼音的差距,不能代表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成长的‘地基’。”张林林认为,教育部指导意见不是反对幼小衔接,而是要求其回到“正轨”——弱文化知识的衔接、强习惯的衔接,比如注重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技能、思维方式的衔接等。当务之急是出台细化的“规范”,例如明确可以着重在就餐习惯、专注度、阅读习惯、行为文明、沟通合作意识等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培养。

促进幼儿教育成果的保持和提升,既是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儿童终身发展的长远影响要素。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沈崎表示,应明确幼小衔接是长期的育人行为而非一时的过渡活动,要拉长衔接期,把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在他看来,指导意见要义在“引导”,消除“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误区,需要幼儿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和学生家长等相关各方形成共识、持续努力,形成家园社共育合力,才能真正从思想层面走出“剧场”, 回归科学的教育理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王梦然 傅秋源 陈珺璐 王世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手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一开始反对、然后焦虑、最后被迫跟从……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中班和大班家长们正不自觉地成为“剧场效应”里的观众,他们认为自己孩子绝不能成为输在起跑线的那一个,群体焦虑下催生了需求,部分幼儿园和社会机构为了满足需求提供服务,甚至是“揠苗助长”式的拔高。

早在2020年9月,教育部明确幼儿园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校外培训机构等其它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但明令禁止之下,抢跑的“赛道”只是从明处移到了暗处,只要有需求就会有超前教育“试炼场”。填鸭式的小学知识学习让孩子捡了芝麻漏了西瓜,家长、教学机构、幼儿正形成闭环绘就幼小衔接教育的怪圈。

为打破这个怪圈,多方都在努力规范,但底子问题还是出在家长心态上。希望以此次指导意见为契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各司其职、按规运行,家长们放缓自己的焦虑,不要抢着“站”起来,剧场才会回到应有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