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岳 | 《情系周原》序

2021-04-15 13:59:04 作者: 徐 岳 |

文/徐 岳

40年前,我在《延河》编辑部接待了一位青年投稿者。他是我未曾谋过面的乡党。《戏王看戏》,是他递给我的稿子。我认为可用,但适合报纸。后来在陕报副刊发出了。这是他初战告捷。

现在的情况怎样呢?他又编又写。

编的是一份企业内报,写的是散文。这类工作内报,本来都是比较单调的,但一经了他的手,读者却爱看了。另一个《读者》也爱看,爱看的是他的散文,选载了他的《怀念麦客》。他还在该刊独创版上发表了《衣柜那套土布衫》《荒漠深处那家人》等多篇新作。他的散文都是工作之余,从手指缝隙间漏下来的,因为他很忙。他忙了将近半个世纪,指缝间漏下来的那些文字流终于汇成一个清亮的湖,——他要出书了,嘱我写个小序。

写就写吧。我爱看他的散文。记得好像是有人问高尔基吧,你为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说过一句话,因为我有个苦难的童年。天贵为啥能写好散文呢,我也知道乡党的艰难人生。他的散文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因为文学就是情欲学。他的散文也情真人真事真。他说他不爱虚构,做啥都要锤子打磨扇——实打实的。这是父亲给他自小教的如何做人。他12岁就离开了母亲。他的苦难童年为日后写出这样情感丰富,文句优美动人的散文提供了源泉。

但是我还是有点疑心。像这样情真意切的散文,有生活原型吗?问他《怀念麦客》中的赢斌父子是真实姓名吗?他说,你看我的手机,网名“陇东硬汉”就是赢斌。当年得知他父亲去世的信息,我即去邮局汇去一百元,表示慰问。我见他一脸认真,就用“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给他解围。他却全然于不顾,一五一十向我介绍起他们30多年来先是麦客与掌柜,后是亲朋与好友的来龙去脉,使我又感动又激动!他这样写散文,再加上这多年来练就的写作功夫,笔下能不生花吗?

名扬四海的《读者》一个劲看中他的佳作,就不足为奇了。他的散文很重视场景的选择。他说,他很重视赏心悦目的场景。例如:祝家庄街道雇请麦客的人很多,当一辆班车到来,人们蜂拥而上,麦客一时成为争抢的目标。我幸运地从打开的车窗接住了递下来一个褡裢,主人是一位二十出头黑里透红的小伙子,我一把拉住他的手,说道;走,跟我走。“掌柜的,韜(他)大(爸)在车上,还没有下来。”哦,原来是父子俩一同出征。等到那位憨厚里透着狡黠是甘肃汉子下车时,一车麦客已经被心急火燎的雇主一抢而空。“我”和赢斌父子是怎样认识的呢?作者选择的这个场景就很有典型意义,让读者难以忘怀。

《怀念麦客》在《读者》杂志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生产了不同的反响。有评论认为,作品《怀念麦客》,不仅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境,同时,也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如:麦客的勤劳美,皮肤的黝黑健康美。西府的诚实守信美,热情好客的心灵美。作品《怀念麦客》,不愧为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值得一读。

《衣柜那套土布衫》情真意切,是我所深受感动的又一篇散文。作者在表现他的情和意时,很重视情节的安排。那年学校快放忙假(农村收割麦子,学校放假)前,是一个周一早晨,出完操回到宿舍,我的枕头下压着一个花布裹着的小包袱,我慌忙打开一看,只见是两件红蓝间隔,散发着麦香浆味的土布衬衫和两条裤子。我脑子顿时一片空白,这是咋回事,这是谁送的,我问遍了全宿舍的所有同学,大家直摇头,回答不是他。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块花布,总感觉有点眼熟,终于想起来了,宝生同学用它包裹过自己的衣服,一定是他送的,绝对不会有错。他表情为难地说,“娘叮咛过,别让同学知道,施人恩惠,唯恐别人不知,那不是真善。”听到如此言真意切地回答,我看着他,他望着我,四目相视,久久无言,各自眼里都闪着动情的泪花。

这本来用几句概括性的话就交代过去了,更何况又是写散文,但作者没有这样简单化地去处理。生性善良的天贵用了几个细节道出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情节,他和“我”都感动了,读者能不热泪盈眶?这可以说是他散文初步形成一种叙述风格。

文学被称为语言艺术。散文作家似乎更注重语言的个性化。天贵是从农村长大的,高中毕业后又在家乡待了三年,所以他很熟悉农民的生活、习惯、性格和语言。又由于他爱好文学,爱好写作,他很崇拜农民中的语言大师,有意向他们学习。学习活在他们嘴上的鲜活词汇,和他们说话的结构方式。他很喜欢农村的豆腐窑,大碾盘、槐树台那里常聚集些爱谝闲传说古今的幽默天才,他悄悄地听,暗暗地记。比方“来关中道撵麦场,逛世事,开眼界,浪美景!” “割累了,老麦客只呲一呲牙,直一直腰,用拳头捶几下脊梁骨便又开割。”这些散文语言非常朴实,简练,精美,表现力又极强。对他来说,似乎已是轻而易举的。也许我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吧!

名为《情系周原》这本散文集共收集了天贵的六十余篇作品。我因身体不好,未能全读,十分遗憾。但却读了他的代表性的名篇,已使我深感他是一位对生活、写作都很严肃的作家。我相信他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作者简介

徐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延河》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