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人员现场查看治理图纸
新正街西北侧地质灾害隐患点
安源二校治理完工的滑坡山体
最美人间四月天,桃花细雨润绵绵。
多日阴雨,坡陡路滑。4月20日,萍乡安源纪念馆附近一处山头上,工程师曾晓林与施工人员正在检查成排的抗滑桩洞孔是否合格。山头下方,住着几十户人家,这些治理山体滑坡的抗滑桩,就是山下几十户居民的“保命桩”,容不得半点马虎。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桂明文/图
为山下居民筑起“铜墙铁壁”,防范山体滑坡
新正街位于萍乡安源纪念馆附近,新正街西北侧是一排排老旧住宅,后面是翠绿的山岭。两年前的一场大暴雨,老旧住宅的后山发生了大面积滑坡,导致两栋房屋当场倒塌。从此,这里有了一个新名称——新正街地质灾害隐患点。
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源分局党组成员黄杰霖说:“幸运的是,在山体滑坡之前,当地政府发现这个隐患,迅速将住户转移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调查发现,滑坡山体下方共有62户居民,152人面临该处地质灾害威胁,潜在经济损失近71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向上级报告和申请治理资金。经过聘请专家、地质勘察、设计治理方案等大量工作后,今年3月,有关技术单位和施工人员正式进场,启动该隐患点的治理和防护工作。目前,5个抗滑桩洞孔全部打完,只待天气转晴便可浇灌混凝土。
该隐患点工程师曾晓林介绍,5根抗滑桩,每个桩深为9米,桩距5米,相当于一道立于山腰的铜墙铁壁。项目完工后,山下几十户人家,就不必担心山体滑坡了。
两年争取资金近亿元,5000余名群众受惠
根据有关规定,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数达到100人以上,财产损失可能达到500万以上的隐患点,才能申报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
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中层干部说:“除了伤害性较大的中型隐患点,小灾害和小隐患也同样需要重视。”
陈小玲家住该市城郊中环路旁边,去年汛期,陈小玲屋后的斜坡发生塌方,大量的泥土瞬间冲向屋沟里面,房屋安全和家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险情发生后,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人员多次现场勘察,向当地政府争取资金,安排技术人员制作治理方案。
今年汛期到来之前,记者来到现场看到,两台挖掘机已将山体降坡,塌方隐患得以排除。
治理地质灾害隐患,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上述中层干部介绍,2019年以来,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当地财政部门,争取省级以上地质灾害防治项目58个,其中2019年16个,2020年23个,2021年19个;争取省级以上资金9932.44万元,其中2019年2571.94万元,2020年4363.5万元,2021年2997万元。这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全部竣工后,可以解除5800余名群众以及近2亿财产的隐患威胁。
险路变坦途,隐患点变宣教点
萍乡城区有一个叫掌形巷的地方,巷内有一条小路,路的右边是一个高约6米的陡坡,坡上住着几户人家。因为“落差大”,加上排水系统不畅,每年汛期,水柱会从石块砌成的坡面涌出,居民每次通过小巷,无不战战兢兢。
今年74岁的小巷居民彭杰锋介绍,除了小巷里的居民每天要通过这里,小巷的尽头,有一个寺庙,远近信士去寺庙敬香,也途经小巷。隐患一日不除,群众一日不安。
据悉,因周边环境特殊,治理难度很大,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制定了治理方案,采用打锚杆+格构架等先进技术进行治理,现在险路变成坦途。
安源第二学校校园右边有一座小山,小山下面有一条师生出入的道路。去年雨季,该校发生山体滑坡,幸运的是未造成伤亡。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治理校园地质灾害隐患更是重中之重。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启动了相关应急措施,确保师生安全出行的同时,争取到地质灾害治理资金31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0万元。
目前,该治理项目已全部完工。
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人士说,地质灾害隐患备受关注,为了预防地质灾害,治理灾害隐患,普及灾害知识,避免灾害带来更大伤害,当地一些灾害隐患点获得治理后,局里特意制作宣传和防范地质灾害知识的牌匾,悬挂在灾害隐患点周边,让灾点变成“亮点”,让隐患点变成宣教点。
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瑞文表示,他们以“全力防、积极治”为工作目标,在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网络防御作用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统筹各级政府、社会资金,全力治理地质灾害隐患,为人民群众撑起“平安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