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垃圾分类一年之痛点:分类时对能卖钱的最有热情

2021-04-26 14:06:18 作者: 调查 | 垃

正在驿站外垃圾桶里翻垃圾的老张说:“驿站用了几天,就不用了。”老张一边收集着纸箱,一边说,驿站在去年建成使用,由一对夫妻负责,“他俩在我们小区收垃圾有二十多年了。”后来,因为驿站几乎收不到可回收垃圾,这对夫妻又回到了原先的点位。

在小区里的一个停车场边,记者找到了这对夫妻。丈夫正在有条不紊地将刚收集来的纸箱子压平、捆绑,妻子在一旁帮忙。丈夫说,他们确实在驿站工作过。“什么也收不上来,大家都不知道,以为那是个宣传站呢,不知道还可以收废品。”只待了两三天,夫妻俩就不得不从驿站里撤出来,回到大家都熟知的停车场边。这是二十多年来形成的固定地点,一旦撤离,想卖废品居民便没了方向。

夫妻俩把收上来的废品,再运到收购站,纸箱子是大头,但价格很不稳定,一天一个价。露天收废品,没有休息的地方,累了就往地上一坐。有时候,他俩还会接到电话,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就提供上门收废品服务。二十多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虽然累,但总有收获。“比在驿站里还是好多了,至少能有生意啊。”

症结——

真正的源头在市民家里

垃圾分类从业者马克(化名)告诉记者,分类意愿不高、垃圾混装混运、驿站无人使用等是目前北京市垃圾分类中普遍存在的痛点。

“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一定不能着急。”马克说,让市民们分类意愿提高,其实也不难,无非是做到简单、省事、有利可图。市民中,尤其是年轻人,平时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如果垃圾分类太复杂,就容易降低他们的热情。“人嘛,都是容易懒惰的。垃圾分类推广一开始,如果太复杂,是有点容易让人抵触的。”他认为,北京市提倡多年的“两桶一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居民在家里配备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物收集袋。然后,由社区组织人力,上门回收“一袋”,并给予经济激励。从家庭开始,就把可回收物分出来,就能很大程度上减轻混装混运的问题。

此外,他觉得对基层垃圾分类从业者的考核标准,也应该调整。“目前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厨余垃圾的分出率。但是,在光盘行动背景下,厨余垃圾并不多。而且后期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也有些欠缺,强行要求分出率不太合理。更多的考核指标,应该放在垃圾减量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层层推进的关系。

马克强调,垃圾分类的真正源头是家庭,是每个市民,而不是桶站。“我们现在一提垃圾分类,就是去看桶站,还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在桶站上。可是,如果居民没有意愿,在家就没好好分,桶站做得再漂亮,效果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