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晚的灯红酒绿令人着迷,深夜劳动者同样也是一道美丽的夜景。“五一”假期来临,海口网记者采访报社印刷厂员工、急救医生、夜宵摊主、排水工人、代驾司机等多位深夜劳动者,了解他们演绎的人生轨迹,以及用勤劳的双手诠释“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尚。
海口日报社印刷厂印刷班班长:工作近30载 见证印刷机器更新换代
海口日报社印刷厂印刷班班长杜克森。伍凤妹 摄
深夜,海口日报社印刷厂里灯光明亮。随着铃声响起,厂房机器正苏醒,杜克森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印刷厂印刷班班长,他主要负责带领印刷班完成上万份报纸的印刷。只见厂房里,他步伐轻快,来回穿梭在各个机器间,检查各个机器设备,不一会,双手便沾染各种颜色。
印刷员到厂里,首先要做印前准备工作,弯板、装板、穿纸、把水打开、把墨加好、把纸推好。杜克森说,大家工作比较默契,几乎不用提醒都知道要做什么。等机器“吐出”报纸后,杜克森挑出一份,在台上铺开,并拿放大境检查报纸套印情况,看墨大了还是小了,不一会,他的手指灵活地在控制台上“跳舞”,调调这边,再点点那边,把墨调均匀。他说,刚开始套印报纸时成色不是那么精准,有时图像还重影,因此,在印刷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印刷是最后一关,报纸对细节要求较高,要认真对待。”
杜克森检查报纸套印情况。伍凤妹 摄
1993年从部队退伍后,杜克森来到海口晚报(现海口日报)印刷厂工作,负责装订工作,后来根据生产需要,调岗至印刷岗位。据海口日报社生产技术部副主任高传诗回忆,刚到印刷班时,杜克森基本无法上手工作,但他努力、勤学,在师傅的带领下,工作很快上手。“有军人作风,做事干脆利落,希望他继续带领印刷班,按照报社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印刷工作。”高传诗说。
杜克森这一干就是28年。这28个春秋,他见证厂里更换了2次机器,从北京04机,德国罗兰机到现在的上海高斯goss。
凌晨5时,随着机器的高速运转,卷纸快速穿过机器,一份份报纸新鲜出炉。当杜克森将一摞摞的报纸全部交接给发行公司时,他这一天的工作也就顺利完成了。
对于未来,杜克森说要向前看,同时活在当下,开心就好。在生活中,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要走一万步,锻炼身体。
海口市120急救医生陈小妹:不分昼夜守护急救“生命线”
有人将急救车形容为“车轮上的医院”,一名急救医生、一名护士、一名驾驶员,是这间“医院”的最基本配置。陈小妹2011年进入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工作,担任院前急救医生10年来,每次在收到接诊任务后,她便带领急救团队在不到3平方米的“医院”内与死神赛跑,把最紧急的医疗救助送到每一位病患身边,救下了许多生命。
4月27日22时,记者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见到了刚刚从事故现场将病人送往医院的陈小妹。每天8时上班,次日8时下班,在夜里出诊对于陈小妹而言再正常不过。“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拨打120热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必须第一时间带上急救设备赶往事发地点,维护病患的生命体征,再将其送往医院。”陈小妹告诉记者,这些年,各种由于突发事故受伤的病人她几乎都碰到过,身为一个急救医生,她每天都穿梭在海口的大街小巷里,给病患带去生的希望。
深夜,陈小妹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救援。卢海浪 摄
10年来,这份工作带给陈小妹的不仅有新生命诞生的喜悦,还有从死神手里夺回病人的震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天夜里有一个孕妇即将临盆,我们到场时,婴儿的头已经露出来了,此时再移动便会生在路上或担架上,必须要现场进行接生之后再送往医院。”陈小妹说,还好当时接生比较顺利。“还有一次也是在夜里,去到病患家里时他已经无法动弹,没有了呼吸心跳,我们立即对其开展心肺复苏,抢救了十分钟左右,病人的心跳终于恢复了过来。到现在,我还记着当时紧张的感觉。”
陈小妹还见过许多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也碰到过一些已经无法挽救的患者。即便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场未知的战斗,但她仍然坚守在院前急救医生的岗位上,哪里有病人需要急救,他们就快速赶到哪里,竭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