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作协特邀《人民文学》原副主编宁小龄传授写作“金钥匙”

2021-05-10 13:10:37 作者: 渝中区作协特

文/罗晓红

“我们需要有一双和别人不一样的眼睛,去发现和别人不同的生活,并且要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尽量写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避免趋同性……”

5月8日下午,由渝中区文联主办,渝中区作协承办的“学党史 守初心 担使命 促创作”中青年作家培养计划——“理想的文学创作”讲座在渝中区曾家岩书院举行。《人民文学》原副主编宁小龄根据自己30多年来的宝贵编辑经验,结合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看到的一些创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以张者、虹影、鲁敏、蒋方舟、纳兰妙殊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为例,有针对性地为现场听众奉上了满满的“写作干货”。

宁小龄直言,在编辑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大同小异,内容雷同的作品。他认为,写作者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路径和方法,当想象力还没有强大到凭空虚构的时候,还是要依赖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张者出名的几篇小说都是写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写导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他给还导师取了个“老大”的绰号,这让人感觉既亲切又不失尊重,而且这些内容之前也没有人写到过。从重庆走出去的女作家虹影敢于把自己的特殊家庭,自己艰难的童年、成长历程写出来,这些生活为她提供了很多独特的故事和细节。鲁敏因为自己“不正经”的父亲,心里非常苦恼,但看到父亲晚年生病住院,奄奄一息的样子,她内心非常复杂。鲁敏把这些经历都写进了散文,打破了大家创作中固有的父母慈爱形象,让人耳目一新。

在宁小龄看来,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没有?是否和别人写得不同非常重要。创作中,要争取和别人划清界限、寻找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才是有价值的写作,才能体现对文学的贡献。比如纳兰妙殊在《人民文学》发表过一篇散文《从透明到灰烬》,表面上看这篇散文主要就是讲述了姥姥生命的最后时光,描写了老人晚年生命质量非常差的时候,给家庭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烦恼,但她这篇散文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别人没有从这个角度写过这些东西。他认为,这篇文章是有力量的,它和平常的散文划清了界限,写出了我们日常没有太注意的宝贵的文学资源,“颠覆”了传统套路的创作。

宁小龄认为,重庆历史故事深厚、红色题材非常丰富,值得深入挖掘,在他看来,这些题材写好了,也是重庆的骄傲。他坦言,理想的创作应该要打破传统套路,要有思想深度,有创意,让目光犀利起来,通过普通生活,发现与众不同,值得抒写的生活。

讲座结束后,现场听众就小说中的方言写作,红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挖掘,写作中有哪些禁区,如何把真实的故事整合成小说、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宁小龄就听众提出的问题逐一答疑解惑,讲座时间延长了一个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连连感叹“受益匪浅”!

渝中区作协主席强雯表示,本场讲座是渝中区作协中青年作家培养计划的一部分,有幸邀请到宁小龄回到家乡,到渝中区作协举办讲座,非常开心。在她看来,好的编辑就是好的老师,宁小龄自1983年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进入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杂志工作,先后担任过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编发过众多文学新人与作家的作品。他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力、鉴赏力,挖掘和培养了不少文学生力军,对重庆家乡的创作队伍更是分外关注,因此,他从编辑的角度为大家传授写作技巧显得尤为珍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