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课堂】公共安全知识及防护指南

2021-05-26 09:36:55 作者: 【生活课堂】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极端天气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需要客观面对。虽然目前人类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之间关系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但随着科学研究和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在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较好地揭示极端天气发生的机制,做出有效的预警和预报。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努力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如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地球自然植被的破坏;科学规划城市用地面积和布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此外,我们还应增强减灾意识,健全各种应急与预防体系,做好各种极端天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各种灾害损失。

行车遇险如何自救

这是因为车头引擎较沉,落水后下沉速度快,因此应尽量从车后座逃生。

如能从车内打开后备厢,可从后备厢逃生,如在客车中,应直接从最近或者最上方的窗口逃生。

如车门和车窗无法打开,可用尖嘴锤、备用锤或其他坚硬物品猛砸车辆侧窗的四角。

注意:前挡风玻璃不宜砸穿,侧窗破碎时,碎玻璃会随水冲入车内,要注意避免划伤。如不会游泳,在逃出车体前应在车内找一些可漂浮的物体。

行车遭遇暴雨时:

如在高速公路上遭遇暴雨,在车辆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开启双闪灯,在来车方向150米处放置反光三角牌,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至护栏外侧,报警等候救援。如车辆在水中熄火,人应立即离开向高处转移,切勿守在车内,也不要尝试重新打火。如车辆已经驶入积水,应解锁车门,打开车窗,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随时准备逃离。

车辆落水时:

车辆驶入水中后,应尽快解开安全带,打开中控锁和车窗,充分利用可逃生的两分钟及时脱险。有天窗的车辆,可以从天窗逃生。

当汽车已经没入水中,车门无法打开时,应尽可能冷静,调整呼吸,等待水慢慢浸入,这是因为在车内快要进满水,内外压力相对平衡的时候,才有可能打开车门。

汽车没入水中应尽量从后座位置逃生,

洪涝灾害如何自救

时间充裕时: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被洪水包围时:如积水漫入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气源等,尽可能利用船只、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在转移之前,可吃些食物、喝些热饮以增强体力。

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楼房高层、高墙等地做暂时避险,然后尽量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积极寻求救援,还可利用手电筒、哨子、鲜艳的旗帜或床单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注意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及泥坯房屋顶,不要单身游泳转移,发现有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靠近,防止触电。

被卷入洪水时:应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体,保持仰位,等待口鼻先浮出水面后再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防止呛水。尽可能抓住固定的可以漂浮的物体。

山洪泥石流如何自救

在沟谷停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暴雨,应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或者停留。留心周围环境,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

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来袭时:选择就近安全逃生路线,向与泥石流呈垂直方向的两侧山坡高处跑。切勿顺着山坡往下或者沿山谷出口向下游跑。

预防电梯伤人

电梯运行条件要求机房温度控制在5℃—40℃之间,机房里发热体多,电梯温度本身也高,如果没有适当的通风降温设备,夏季机房很容易超过40℃。

为防止电梯事故,一定要在机房安装必要的降温设备,必要时停止使用。乘坐电梯时不要在电梯内蹦跳,如有意外情况,第一时间用警铃、报警机进行报警。

3.在学校怎样避震?

①正在学校上课时,学生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安全的地方。

②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重要的是平时学校要多组织演练,做到快速撤离,有备无患。

4.在车间怎样避震?

①车间工作的工人可以躲在车床、机床及坚固的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

②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③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在矿井怎样避震?

①井下矿工应熟悉安全通道,迅速有序撤离掌子面,但不可拥挤,因为掌子面处或竖井出口处有时支护差,临空面暴露多,一经振动可能塌落,造成人员伤亡。

②若井口塌方,暂时不能返回地面,也要保持沉着冷静,由专人指挥,尽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6.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①听从警察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群,避免踩踏或被挤到墙壁、栅栏处。

②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③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震后有组织地撤离。

④在行驶的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驾驶员迅速停车到安全地带,并注意拉手刹安全制动。

7.在户外怎样避震?

①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②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