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海宁人

2021-06-19 04:24:37 作者: 印象海宁人

■韩今

走进这家“乐乐烧卖店”,感觉亮堂,清爽。女老板五十来岁,衣着得体,风韵犹存。她建议我们点了两笼烧卖,四碗肺心京粉。烧卖芯不是糯米,而是鲜肉,木耳和冬笋,皮子很薄,亮晶晶的,老板说,都是手擀的。咬了一口,立即尝到馅子的卤汁和鲜味,果然有特色。

女老板是盐官人,做面点28年了。前几年盐官为发展观潮旅游,老区改造,老板就把店搬到了市里来。生意挺好,开业那天排长队。后来从巷子里换到主干道上,现有八个员工。

我说做这行挺辛苦的吧?老板一笑:“现在好多了。开始时,早晨两点就要起床,下大雪的时候,街上的第一排脚印就是我的。八月十八大潮,几万人涌到海宁,忙得三天三夜不睡觉,坐在马桶上就睡着了。生意好,员工收入高,大家都开心。”她说,她这人就喜欢开心,所以取个店名叫“乐乐”。其实,她老公是体制内的,儿子媳妇在上海做生意,不做事也没关系。不过海宁人都喜欢找事做,闲不下来。我问小店有新闻报道过吗?一旁的服务员抢着答:“有!有!去年欢迎支援武汉回来的护士,我们赠送了100笼烧卖,电视台都播了!”

离开乐乐烧卖店,老板一直送我们到路口,建议说:“徐志摩旧居去过没有?值得看看!往前十多分钟就到了。”

海宁地处杭嘉湖平原,鱼米之乡,用他们的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就在正中央。”海宁之名始见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寓“海洪宁静”意,以潮文化、灯文化和名人文化为特色。自唐至清末,出进士360名,近代文人王国维、金庸、徐志摩就是海宁人。海宁人善良勤奋,聪明热情,会做生意。

谈到会做生意,接下来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就见识到了。

皮革城和大潮齐名,都是海宁的名片。早晨,商场里人不多,我们转进一家皮衣店。店主是个三十来岁的漂亮女士,一眼就盯上了有心想买皮衣的作家老王。说给夫人带一件吧,这种带印花的羊皮风衣最受欢迎了。随即套上一件,展示起来。看看老板穿得大气,老王就问起价格。老板则询问夫人个子和体重,说要选一定要选合身的。1100元的标价被还到650元,老板说:我亏损给你了,也是换季回收资金,大家交个朋友,穿得合适,介绍点朋友来看看。

作家笑了:“生意人阅人无数,心理素质特好,会揣摩顾客的心思,赚了我们的钱,还要使我们高兴。”

老板的回答出乎意外:“其实,买卖就是双赢的事,不仅是物质与金钱的交换,也是金钱与精神的交换。价格还到你预想的程度,你就会获得一种胜利的感觉,对不对?”

不知皮衣店的女老板什么学历,这种营销理念使我对海宁人刮目相看。

驱车来到盐官旅游度假区,在江堤边等待大潮的时候,我又一次感受了海宁人的热忱。

那天观潮人不算太多,但一公里长的江堤边上还是站满了人。我选了离江堤十几米远一个高地的一棵大槐树下。没一会,一位挎着长镜头相机、精神矍铄的老同志也站过来。

“你很会选地方啊!”他主动和我打招呼。“这边地势高,可以拍到全景。我每年都要到这里来。”老同志很健谈,说他是土生土长的盐官人,退休前在政法系统工作,退休后学习摄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48年的老同志了,看上去才60出头。

他主动加了我的微信,给我发来一个海宁大潮的美篇,是他多年拍摄的精华。还以一线天的潮水为背景,给我们拍了一张集体合影,留下海宁观潮的纪念。

海宁之行,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水,尝到了美味的浙菜佳肴,更深深感受了海宁人的勤劳、睿智和热情。

作者简介:韩今,男,南京市市级机关退休干部,江苏省、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央及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作品百余篇,多篇作品在全国和地方报刊中获奖。所著文学作品集《老团长与新房客》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紫微山副刊征稿:以散文、随笔、杂文、小小说、游记、诗歌、寓言等作品为主,兼顾美术、摄影图片,追求文化品位和内涵。作品要求聚焦当下或过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或者观察、体悟,以小切口关注潮城大发展。投稿邮箱:475724826@qq.com

来源:海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