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工匠建桥,桥桩却打不下去,道士出言指点

2021-06-19 12:13:34 作者: 民间故事:工

南唐时期的金陵城外,有一个小村子。村子里有一户姓李的人家。

李家有一个小男孩,尚且5岁,从小就淘气,喜欢到处乱跑。

有一日,这个小男孩偷偷溜到村头的小河边玩耍。

爹娘发现孩子不在院子里,开始四下寻找。而此时这个小男孩正在岸边玩耍,一不留神跌入河水之中。

他扑腾了几下,就沉入水底消失不见了。此后,这个小男孩一直没有浮上来。

爹娘找不到孩子,急得团团转。夫妻俩请求街坊四邻一同寻找,村里村外找了个遍,可还是没能找到那个小男孩。

李家孩子的失踪成了村子里的一件怪事。

如此过了三年,村民们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而村头的那座小木桥,因为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

村民们商议后,各家各户开始出银子,准备在原地再建一座新桥。

很快,村里的石匠、瓦匠、木匠聚集到老桥处,开始拆老桥。

几日后,老桥拆除完毕,建新桥的工程随即开始了。

可就在往河底打桥桩的时候,第三根桥桩却打不下去。

工匠们铆足力气,一连试了多次,还是打不下去,似乎有巨石挡着一般。

一位水性很好的木匠,潜入水底看了又看,并没有发现河底有巨石。

众工匠纳闷了,他们又叫来一些村民帮忙,可桥桩还是打不下去。

其中一位年长的木匠,见势不妙,对众人说道:“我年轻时候,曾听我师父说过类似的怪事,应该就是河床的原因。

此事不同寻常,暂且停工,明日去找道士来帮忙看看!”

众人一听,不明所以,不过他们还是听了这位老木匠的话,收拾好工具后各自回家去了。

翌日午时,村中掌事的老者领着一位道士来到河边。

工匠们没有动工,远远看着道士。

那位道士手握拂尘,在河边不停地查看,随后他走到桥头,朝着河里看了很久。

他紧闭双眼,口中却是念念有词。众人听不懂,静静等候着。

片刻后,道士睁开眼睛,朝着掌事说道:“河床下面埋着一具白骨,那根桥桩正好打在他身上。他有怨气,所以才不让桥桩打下去。”

“白骨?这……”掌事闻言后有些疑惑,道士又说道:“这具白骨乃是村中的一名稚童,三年前他不小心溺亡,被水流冲到桥底下。

后被桥下的水草缠住,时间久了,淤泥将他埋了起来,如今那稚童已是一具白骨了。”

道士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三年前溺亡的稚童?那不就是李家失踪的小儿子吗?”

“此言有理!快去叫李家人来!”掌事说道。

不久后,李家夫妇来到现场。道士说道:“想要建造此桥,就要化除那稚童的怨气,施主暂且等候,贫道先为他超度一番!”

李家夫妇作揖致谢,退到一旁。

道士盘膝而坐,开始超度。李家夫妇的神情看上去很是焦急。

半炷香后,道士睁开眼睛,对众人说道:“贫道已经消除了他的怨气,你们潜入水底将稚童捞起来吧!”

两位水性很好的工匠脱下鞋子,拿着一块布,跳入河中。

片刻后,两个工匠兜着布浮出水面,布的中心位置有白骨还有几片碎衣布。

李家夫妇一看碎衣布,眼泪随即流了下来。因为那碎衣,正是孩子失踪时所穿的衣物。

夫妻俩当即跪倒在地,大哭不止。

众人上前开始劝慰,道士又从怀中拿出几样东西,放在白骨之上。

“施主节哀!记住,将这几样东西一同埋葬!”道士轻声说道。

夫妻二人谢过道士和乡民后,带着孩子的白骨离开了。

随后,他们将儿子埋葬了,小儿子终于是入土为安了。

掌事和众工匠谢过道士后,那道士也离开了,众工匠继续打桥桩。

说来也怪,这一次,工匠们没有费多少力气,直接将桥桩打了下去,众工匠是面面相觑!

新桥很快建好了,期间再也没有出过奇怪的事。

李家小儿子失踪的原因很快被乡民们得知,这件事给附近乡民们敲响了警钟。

此后,乡民们对自家孩子看守很严,再也没有发生过小孩溺亡的事件。

结语:

暑期即将到来,各位看官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河沟等危险之地呀!

来源:诗文书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