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救助管理站的一天:让每个受助人感受到温暖

2021-06-19 19:15:33 作者: 广州救助管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为己任的救助管理站,是一个“神秘地带”,这个机构内部究竟什么样?具体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今年6月19日是第九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线上举办主题为“携手相助 让爱团聚”的开放日活动。记者通过线上,记录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受助人员真实而普通的一天。

开展街面关爱服务 发放必要的物资

据了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政府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性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人格尊严的制度性安排。广州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落实关爱救助,有效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

8时许,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开始协助受助人整理内务,叠被、收衣、把杂物放到床头柜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忙碌却又有条不紊。

8时30分左右,受助人员已经拿起了饭盒,吃上了早餐。因为疫情的原因,暂时取消了堂食,受助人员回到各自的宿舍进餐。鸡蛋和肉粥是标配,搭配酥皮包、豆沙包或者生肉包等。

受助人员在阅览室静静地阅读

早餐后,阅览室里多了许多身影,受助人员在静静地阅读。据了解,每年救助站都会补充新的书籍,书籍种类涉及农业种植、家电维修、文学、哲学、传记等。受助人员只需在借阅表上签个字,就可以借出爱看的书籍。此外,预订了当天的车票或者其他需要离站的受助人员这时候可以前往“出入站登记室”办理离站手续。

与此同时,另一边市救助站街面巡查救助小分队也开始新的一天街面关爱服务,通过对市区公园、主干道、桥底涵洞等重点区域的街面巡查,引导和护送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到站内救助或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救助服务。

街面巡查,关爱救助人

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发放必要的饮品、食品、防暑降温药品、防寒衣物、防疫物资等,及时督导各区救助服务队跟进,提供针对性服务,维护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

医务人员每天例行巡诊两次

10时,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医务人员开始每天两次的例行巡诊工作,带着体温枪、血压计和听诊器,到各个救助管理服务区巡诊。对于身患疾病的特殊救助人员,医务人员会认真检查生命体征及基本情况,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的留站观察或治疗,病情较重或可能危及生命的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

在巡查过程中,医生会仔细检视受助人员,了解他们的病情以及就诊意愿,将每次医疗服务内容记录在门诊登记本和《医疗服务登记表》上,并将主要医疗服务内容录入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然后按次发放药品,并指导救助管理服务区的工作人员或护工督促患病受助人员按时按量服药,并做好服药情况记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不顾天气炎热,按防疫规定,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面罩、护目镜、手套等,每天为待入站的每一位求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同时每三天为站内的受助人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与此同时,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正在101号谈话室与受助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谈话,许多受助人员在此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坚持每日的谈心谈话,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服务质量,拉近了与受助人员的距离,突破了沟通路上的障碍。”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工作人员逐一核对受助人员档案

到了14时,工作人员开始逐个核对《受助人员档案》上的信息。部分受助人员户籍不清,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找疑似的派出所、民政部门等逐一核实。核实工作并不容易,受助人员情况特殊,离家多年或存在智力障碍,提供的信息往往很有限,十分考验工作人员的能力、经验和耐心。

15时-17时,市救助站当天值班站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受助人员,了解病情和日常生活情况,提供被服食物等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及时关心住院受助人员身心情况。

17时30分,到了受助人员晚餐时间,此时晚饭已经逐一分发到受助人员手中,菜式一般是1份青菜、1份肉菜、1份蒸蛋或炒蛋。饭盒由专人回收,并送到救助食堂集中清洗、消毒。

晚饭后的时间是受助人员的休闲时刻,许多人喜欢待在宿舍里,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或者拿出白天从阅览室借的书籍,安安静静地翻看。

据了解,市救助站实行24小时救助服务,有求助需求的困难群众可以在任一时间段来站求助,工作人员询问相关情况,告知相关事项,指导或代填写好表格,进行相关资料的录入后,给受助对象保管好物品、换洗衣服入站救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刘春林 通讯员 廖培金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通讯员 廖培金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琳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