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教育的发轫与工业革命的变革密切相关,机械的大量生产方式取代手工制品後,使设计的焦点由装饰转为机能、结构、合理等方面的追求,范畴与类别也日趋扩展与复杂化。19世纪末叶,许多欧洲国家和美洲大陆的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已体认到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故如何从根本上透过教育提高产品的美学水准,乃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於是世界各地开始涌现各种结合实用美术的艺术学校或工艺美术学校,而教育目标主要着眼於训练设计师、汲取艺术原理注入大量制造的产品中,以提升工业产品的审美层次。
当时在接受或反对机器生产和设计教育改革的对峙中,英国的「艺术工艺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提倡培养美感品质、创作精神来抗拒工业制品的粗糙低劣;而「德国设计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则主张将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变革为因应机器生产为主导的设计教育,并力图创造学校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
20世纪的德国「包浩斯」(Bauhaus)学校(1919-1933)与「乌尔姆」(Hfg Ulm)造形艺术学院(1951-1968)不仅先後奠定德国的设计教育基石,将理念与实务结合成一体;更开创设计史上的划时代贡献,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实施内容与推动方向影响至钜。包浩斯的教育方针、教学理念、基础课程树立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被誉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典范,创办人华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崇高理想,缩短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工业系统间的鸿沟。包浩斯不同於过去设计学校偏重艺术技能的传授,反而更加注重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
台湾的设计教育始终与整个社会需求、政经发展情势息息相关。日治时期(1895-1945年)的手工图画教育已有现代设计教育的雏形,当时的图画手工科已出现如几何画、配色、图案、手工艺等相关内容。1950年代,国内的设计教育在美术科系中开始萌芽,但仍以「图案」称呼而尚未使用「设计」(Design)此一专业名词,当时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已有相关课程如「图案」、「色彩学」及「用器画」。1957年,国立艺专(今台湾艺术大学)及复兴商工成立美工科,使设计教育从纯艺术迈进美术工艺的范围,但教学课程仍偏向绘画与美术设计领域。
1972年,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开始采取分组教学,在设计组开设「构成」、「设计学」、「室内设计」、「商业设计」、「视觉设计」、「色彩计画」及「展示设计」等课程,藉以培育各种设计之基本能力,并贯彻中等学校设计教育师资之养成目标;同时1970年代由於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亟需大量的设计人员投入市场,因而促使高职美工科或广告设计科纷纷成立,可谓国内技职教育扩展最迅速的时期。
1980年代,商业设计与视觉设计逐渐脱离美术,转型成为独立的专业领域,而随着高职教育的成熟及教育政策的松绑,技职体系也自1990年代起陆续改制或设立大学层级的设计科系,随後更相继提升至研究所层级,2000年代前後,博士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受到学界与实务界的重视,设计博士班的陆续设置亦为国内设计教育推至新的里程碑。
空间设计教育领域方面,则以台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设立最早,改制为成功大学後,建筑工程系仍隶属工学院,并较为侧重工程实务与建筑师事务所训练的教育重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东海、中原、逢甲、文化、淡江等大学陆续成立建筑系,逐渐使建筑设计教育体制产生差别,例如4年制与5年制、建筑学系与建筑工程系等。4年制通常注重工程师的培养,视建筑师为工程师的分科种类;5年制则通常较注重设计师的培养,视建筑师为统合性的角色。
此外,台湾工业设计教育最早出现在5年制专科体制,如明志工专(今明志科技大学)与台北工专(今台北科技大学)先後於1964年1965年成立工业设计科,教育目标主要在於改善外销产品的质量;而大学体制的工业设计系则至1970年代才出现,如成功大学(简称成大)与大同工学院(今大同大学)成立的工业设计系,其中成大工业设计系的发展与走向是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的先驱,但该系早期较为朝向机械工程靠拢,显示工业设计系的教育训练仍在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之间摆荡。1980年代末起,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增设工业设计系(1989年东海大学;1991年云林科技大学;1992年实践大学;1993年铭传大学),而此阶段增设新系的浪潮,实与政府推动工业设计的政策、国内产业转型与加入国际经贸组织有关。
21世纪设计的焦点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造形研究和创作而已,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的专业领域,因此,设计教育的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必须包括设计思维、情感、技能等多方面层次的智能;而设计教育的重心,更有赖艺术、科学、技术及人文学科的稳固基础,并涵盖工学、商学及美学,甚至涉及到社会及文化方面的议题。
中文关键字: 艺术工艺运动 , 德国设计联盟 , 包浩斯 , 乌尔姆
英文关键字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 Deutscher Werkbund , Bauhaus , Hfg Ulm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