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庭生活 > 生活常识 > 台湾史前陶

台湾史前陶
2011-12-03 08:59:11   来源:   点击:

    陶器的出现,标志了农业、定居的生活,一般称此时期为新石器时代。在台湾,新石器时代,以及其後铁器时代,都属史前阶段,陶器一直是主要的器物,这段时期延绵六千年,自六千多年前起,直到十七世纪。

    史前陶器六千年,随时代与地域一直在演化,一般考古研究认为可分成四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早期(大坌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绳文红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器时代。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名称:大坌坑文化(粗绳纹陶文化),目前为台湾发现最早的陶器。

    出现时间:六千年前。

    分部区域:台湾八里、芝山岩、台中牛骂头、台南科学园区、宜兰新城、澎湖。

    生活型态:居海边、河边、湖岸;狩猎、采集、渔捞为主,有简单农业(小米、稻米)。

    陶器种类:400~500度烧成,质地粗糙,属红陶,罐与钵为其基本器型。

    器物特色:口缘宽大厚唇,器身圆鼓饱满,适合农业社会装储需求,利於持用。外表装饰粗而深的绳纹或贝壳印纹,器口有简单的划纹。有陶质纺锤,具纺纱织布能力。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

    文化名称:绳纹红陶文化(细绳纹陶文化)。

    出现时间:四千到三千年前。

    分部区域:台湾各地,代表遗址为台北圆山、芝山岩、万里、台中牛骂头、台南 牛稠子、屏东垦丁、花莲大坑、澎湖锁港。

    生活型态:农业发达,小米稻米种植普及;狩猎渔捞为主;澎湖与台南间有海上交通。

    陶器种类:500~550度烧成,质地细致,属红陶。器物有罐、钵、盆、瓶、豆、纺锤。

    器物特色:器型较精致,陶胎外表饰有红褐色陶衣(化妆土)与细绳纹,多见於陶质纺锤与陶质手环,可见衣服开始普及对装饰的讲求。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名称:台湾各地之不同类型的文化。

    出现时间:三千到两千年前。

    代表文化:芝山岩文化、营埔文化、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卑南文化、大坑文化。

    生活型态:芝山岩、营埔等,稻米种植发展普及,遗址面积大,人口多,社会结构较复杂,有前期文化延续,亦有外来新的文化加入。

    陶器种类:500~600度烧成,胎土打磨,还原燻炭烧成,属黑陶,为较高级之技术,亦有红陶类型存在。

    器物种类:黑陶素雅,器物外表细密有光泽,少绳纹与彩绘,是审美艺术的昇华,卑南文化的红陶壶有双耳折肩之造型。中南部营埔大湖等文化,大量的黑陶突然出现,这些造型纹饰技术与其他文化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明显不同,似乎说明此为海外移入的新文明。

    四、 金属(铁)器时代

    文化名称:台湾最後一波史前文化,铁器的出现。

    出现时间:两千到四百年前。

    代表文化:十三行文化、番仔园文化、大丘园文化、茑松文化、龟山文化、静浦文化。

    生活型态:农业渔业发达,人口聚落约200~400户不等,生活器皿以陶器为主,石器减少,铁器开始出现。

    陶器种类:700~800度,较高温烧成,质地更坚硬,磨光处理吸水性低,为红砖类型之陶器。

    器物特色:器物种类更多元,器表纹饰亦多种,装饰陶器与祭祀陶器大量出现。支架型炊煮陶罐、中国钱币通宝文物、琉璃、玛瑙、银铜器等舶来品的出土,以及突然出现的炼铁文化,这些皆显示当时文化的交流与新文化的移入。

    参考资料

    1. 陈信雄(2003)。陶瓷台湾,页30-42。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原住民陶
下一篇:南投窑(南投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