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蹟入门,李乾朗、兪怡萍合着。台北市:远流,民88。
- 庙宇建筑,李乾朗。北屋,民72。
在台湾寺庙之中,檐墙及廊墙由於位置显要,所以雕刻装饰成为表现的重点。在三川殿的墙面上,匠师们常以拟人化的原则,仿效隔扇及门板的作法,将墙面分成数段,其中每一段都称为「一堵」或「一垜」,墙面最少则三堵,最多可达七、八堵,名称由上而下依次为「水车堵」、「顶堵」、「身堵」、「腰堵」、「裙堵」、「柜台脚」等,不同部位的壁堵,皆有其常用的石雕装饰,其常用题材及表现方式分述如下:
1.水车堵:位於墙面顶端,常随屋身的凹凸,而延伸至山墙上;水车堵内常缀以交趾陶、剪黏、泥塑或石雕,题材大多为人物、花草或鸟兽等。
2.顶堵:位於身堵上方、水车堵下方,因较不明显,较少雕凿装饰,最多以浅刻线雕或浅浮雕,作法与腰堵类似;题材有植物纹等。
3.身堵:是视觉重心,也是庙宇壁堵装饰的重点,常被选为雕饰的题材有人物、二十四孝、团龙炉、螭虎团炉、花鸟、博古图案等。
4.腰堵:因细窄之故,较少雕凿装饰,顶多以浅刻线雕或浅浮雕几何图形装饰。
5.裙堵:居於柜台脚上的壁堵,因面积较大,常雕以麒麟、狮子、大象、花卉、博古等吉祥图案。
6.柜台脚:是最底端的脚座,常雕成矮柜台形或象、鲤鱼、螭虎等样式,作为墙身的收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