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
2011-12-03 09:20:40   来源:   点击:

    瓦当俗称「瓦头」或「勾头」,质地一般为泥质灰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用於顶檐上的建筑构件,指的是以仰板瓦为底,瓦和瓦交接的瓦沟上,覆盖着筒瓦,当筒瓦覆盖到屋檐边缘的时候,就是接近屋檐的最下面的一个筒瓦处,装置半圆或正圆形的瓦片,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是屋顶檐口每陇瓦最前面的筒瓦头。因为这些瓦片位在所有瓦片的底部,所以有「瓦当」的称呼。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挖掘发现,瓦当起源应追溯到西周时代,盛於战国、秦汉,後一直为我国传统建筑所用。西周时代,瓦的制作是先制成圆筒形的陶坯,再剖开坯筒,入窑烧制,四剖或六剖则制成瓦片,对剖则为筒瓦,「瓦解」一词即由此而来。瓦片用於覆盖屋顶,筒瓦覆盖於两行瓦片之间,真正开始有瓦当,大约在春秋末期。瓦当的形制分为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出现於春秋时期,又称为「半规瓦」,流行於春秋战国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以後逐渐被淘汰;圆瓦当出现於战国中期,东汉时期则完全取代了半瓦当。到了明代,瓦当的花纹题材更为丰富,有龙纹、凤纹、花草等图样。

    瓦当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於瓦当的装饰纹样题材,因为它的图案、文字有助於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喜好及思想意识等,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瓦当的纹样题材不但丰富、多样化,而且自成特色,基本上以祥瑞纹样为主,大致上可分类为素面瓦当、兽面纹瓦当、卷云纹瓦当、三角纹瓦当、圆圈纹瓦当、山形纹瓦当、文字瓦当等,纹样构图讲究对称,形象生动逼真,题材内容有现实、也有神话,抽象与具体并存,表现了先民渴望征服自然、追求自由祥和的意愿。文字瓦当则更加直接反映先民的思想与追求,如瓦当上所见文字有「天齐」、「千秋」、「千万」、「延年」等,由於瓦当面积小,多数是将文字分开印制,使用时排列成句,所以常见单字或二字的半圆瓦当,圆瓦当则多见四字。

    目前在台湾瓦当可见於几处年代较老的庙宇或传统建筑,图案有文字、花草纹及动物纹样三种。文字有常见有鹿港龙山寺的瓦当为寿字纹;花草纹见於万华清水岩祖师庙、台北大龙峒孔庙的瓦当或滴水;万华龙山寺及清水岩祖师庙的瓦当和滴水均上绿釉,纹样为动物纹。瓦当不但具有具有束水、遮朽和装饰作用之外,也是实用和艺术价值的呈现,更是今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化资产。

    参考资料

    1. 寺庙、宗祠、宅第。http://www.old-taiwan.as2.net/002/201page/212.htm
    2. 历史科中学教师进修网。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4/news20040302.htm
    3. 中国瓦当艺术,傅嘉仪编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白铜
下一篇:皮革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