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器 (earthenware)陈新上。http://sql.tmoa.gov.tw/art/html/4/101.htm 陶瓷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游德二。http://www.cnfi.org.tw/cnfi/mag0306-399-8.htm , 2003.06.01
陶器的胚体多气孔,孔隙率为中度至高度,敲出来的声音混浊;由於坯质尚未瓷化,必须施釉才不会渗水,此时所施的釉药主要是灰釉与铅釉等釉药,但也有不施釉的成品。在定义上陶器与石陶器的区别,通常以孔隙率来区分,如烧成品的孔隙率超过5%,即为陶器;5%以下则为石陶器。坯体不透明,呈白色或其他颜色。烧成温度为1000-1200℃之间,比土器得烧成温度要高。台湾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陶器种类明显增加;生产技术也较以前进步很多,虽然也是手工生产,却已有简单的手拉坯辘轳等生产工具。另外也有相当进步的窑炉可以使用,将烧成温度提高到1100℃以上。这个时期的窑炉以包仔窑和蛇窑为主,烧成品的质地比土器致密,孔隙率也较低。产品除了砖瓦之外主要是日用粗陶器,包括水缸、陶瓮、陶钵和陶罐等。近代台湾陶瓷的发展,主要是指明末、清初以後移民来台汉人的陶瓷制作,他们从中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来台,随之也将陶瓷产品与技术引进台湾,成为支配台湾陶瓷生产与市场的主力。公元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人由澎湖入据台湾本岛,在台南筑城建堡,曾经自中国大陆雇用工匠来台制造兴建城堡、教堂等建筑的石灰砖瓦,所以台南可说是陶瓷技术引进台湾最早的地方,也是台湾陶器发展的起源地。到了郑成功父子时代,陶瓷制作尚未兴盛,一般日用的盘盂杯碗等,大多来自福建漳泉,较好的日用品则由江西的景德镇进口,但砖瓦方面已是能自给而已。此时期台湾已能烧制陶器和传统砖瓦,但还没有能力生产瓷器碗盘与花器。从陶瓷的社会需求面来看,在清朝当局对台湾实施海禁的时期,台湾居民逼不得已而生产砖瓦,但烧制民生必备的日用粗陶器也是後来很自然的发展。
直到公元1796年(清嘉庆元年)之间,南投才开始有带釉陶器的制造;1804年(清嘉庆九年),莺歌、竹苗也开始发展陶业,成为台湾最早制陶的地区之一;而大约到了清道光年间(约公元1821─1850),台湾的制陶业才比较普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