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
2011-12-03 09:54:29   来源:   点击:

    香炉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已用『铜炉』烧炭取暖与烹煮物品;而室内薰香用的『薰炉』,也多为陶制的豆形炉。古人在祭祀的时候,没有焚香及拈香,所以一直都没有香炉出现。汉朝以後使用的香炉,是参照古时祭祀所用的礼器逐渐演变而来。西汉时期,东南亚及西域一带的香料开始输入中国,这些树脂类香料,必须放在其他燃料上薰烧,於是发展出『博山炉』的设计,这就是中国香炉的始祖;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佛教的兴盛,『博山炉』逐渐转变为佛教礼佛的供养物,希望藉着袅袅薰香,祈求人间与神仙相通。

    目前制作香炉的质料有金、银、铜、铁、锡、陶瓷……等,种类繁多。早期的香炉大多用石头做成,上面的造型多为云朵图案。香炉大多是放在神明前面供信徒插香使用,并可庄严殿堂;有的是给每年的炉主请回家恭奉的。

    现在的香炉,依形状可分成三类:

    【置香炉】放在神桌上的香炉,又称为『供炉』、『座炉』;有立香炉(立烧线香)、卧香炉(卧烧线香)、檀香炉(焚烧檀香)三种。

    【柄香炉】就是『手炉』,有炉柄可以握持,多用在迎请的场合。

    【鼎香炉】有三支炉脚,两侧有耳,多立於寺庙地上。无耳的鼎香炉,称为『三足香炉』。

    以台北龙山寺为例,庙中共分七个炉参拜,在靠进瀑布池的门上,有个红色牌子,写着拜拜顺序;为讲求环保概念,提倡每炉一柱清香,其参拜顺序如下:

    正殿:

    【天公炉】一柱香(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观世音炉】一柱香(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韦驮护法、伽蓝护法)

    後殿:(由右至左)

    【华陀仙师炉】一柱香(华陀仙师)

    【文昌帝君炉】一柱香(文昌帝君、大魁星君、紫阳夫子、马爷)

    【水仙尊王炉】一柱香(水仙尊王、福德正神、城隍爷、龙爷)

    【天上圣母炉】一柱香(妈祖、太阳星君、太阴星君)

    【注生娘娘炉】一柱香(注生娘娘、池头夫人、十二婆者)

    【关圣帝君炉】一柱香(关圣帝君、三官大帝、地藏王菩萨)

    【月老神君炉】後左偏殿,一柱香(月老神君)

    烧香拜拜是中国人特有宗教习惯,尤其在初一、十五,寺庙中信徒络绎不绝、香火极旺。不过,根据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教授龙世俊针对烧香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研究,发现寺庙内的悬浮微粒是一般居家的五到六倍,学者建议,信徒在拜拜时尽量远离香炉,减少在香炉旁停留。庙方若能经常清理香炉,使炉中香支数减少,也能减少烧香产生的悬浮微粒。

    参考资料

    1. 【金属材料】吕璞石、黄政贤,文经图书有限公司,1986。
    2. 【工艺美学】柳宗悦,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3. 【台湾的工艺】张志远,远足文化,2004。
    4. 【现代工艺概论】张长杰,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
    5. 【传统工艺在台湾】庄伯和,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6. 【常用有色金属】余益强,华联出版社,1982。
    7. 【台湾的古蹟-北台湾】李泰昌等,远足文化,2004。
    8. 【台湾小说精选--神话.传奇.乡野.历史】龚显宗,五南文化事业,200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电铸
下一篇: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