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原、陈翠婷着。2006。《鹿港工艺地图》。彰化:彰化县文化局。
灯笼还具备实质的识别功能,包括广泛的人事地物的辨识,譬如:悬挂於宗祠的姓氏灯,堂号姓氏一目了然;以红色为主调的喜灯,与白色为主调的丧灯,从不同的颜色就可以区分办事的属性;神明灯则清楚书写寺庙名称、所在地以及神明尊号;店招灯则明显广告出售的商品。
鹿港是台湾公认民俗保存较完整的古镇,当地居民相当重视传统习俗,传统灯笼的需求并未随时代变迁影响而消失,也提供了传统灯铺继续经营,甚至有新的灯铺开张的现象。
鹿港灯笼的形式属於泉州型,这种灯笼与福州型最大的差异在於灯胚,鹿港灯笼的灯胚以细竹篾编打成形,裱布糊纸之後的灯笼形体固定;福州型的灯胚以较粗且具弹性之竹片做为骨架,灯体有如可收可张的伞,又称「伞灯」。
鹿港地区目前仍从事灯胚编打的有:张秀枝、詹娟两位女士,灯铺则都集中在中山路(老街)上,包括工艺家吴敦厚的「吴敦厚灯铺」,周建绵的「同德发商号」两家传统灯铺,以及近年来才开设的「郁文斋灯艺工作室」。
中文关键字: 姓氏灯 , 喜灯 , 丧灯 , 神明灯 , 灯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