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皇帝曾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故其一生也在不遗余力扶植奖励清官。历代关于奖廉的举措也有很多,而廉吏对于这种肯定的奖励也有着自己的共享方式,就此留下了一段段清廉佳话。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齐国的丞相晏婴是当时的一个异类,他用一生的清廉书写了廉吏二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晏婴平时只穿粗布衣服,只有在出使他国或参加盛典的时候才穿上一件狐皮大衣,而且这大衣一穿就是三十多年,不止如此,他每日吃的也是粗茶淡饭。
有一次,晏婴正要吃午饭,齐景公派人来见他,他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景公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命人给晏婴送去许多黄金以供他招待客人的开支。不料晏婴不肯收下,景公派人送了三次,他还是执意不收。晏婴对景公说:“作为一个大臣,将国君的赏赐用于百姓身上,是以臣代君治理百姓,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收藏起来,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上对不起国君,下对不起百姓,聪明人是不会干的。所以,请您不要再赏赐臣下了。”
晏婴平时上朝,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的破旧车子,有时甚至步行。景公觉得他乘坐的车马与他的身份太不相称了,便派人送去新车骏马,又被晏婴拒绝了。景公不高兴了,便问他为何不收。晏婴说:“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平时,我反对奢侈浪费,要求他们节衣缩食。我若是乘坐好车好马,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流毒四方。倘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再也不能禁止了。”
晏婴的相府地处闹市,且阴暗狭窄,景公提出为他修造僻静宽敞的新宅院,也被晏婴婉拒。不过,齐景公不死心,趁晏婴出使他国之时,为他新建了一处豪宅。晏婴回国后,马上就从新相府搬回了原来的住处,并将新相府加以改造,分配给了原来住在那儿的人。到了晚年,晏婴不仅不再接受任何新的赏赐,还向齐景公提出将原来赐他的封地退回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赏绢五百匹不留一匹在自家
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清官,刘备曾叹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他就是魏国大将军田豫。
田豫清廉节俭,君王赏赐给他的东西,常常分送给将士们。正始元年,朝廷拜田豫为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封为振威将军,兼任并州刺史。边陲许多部落听到他的威名,纷纷前去拜见田豫,并送上牛马等礼物,每次田豫都记录在册并送入官仓,从不拿到家里去,所以他家非常清贫。
据《三国志注》记载,某部落的使节认为牛马等都太显眼了,不如送黄金,就秘密地藏了三十斤黄金,对田豫说:“希望您能屏退左右侍从,我有话想和您说。”田豫让身边的人回避,部落来使跪下说:“我们看到您十分清贫,所以送您一些牛马,但您却把它们交给了官府,今天秘密地送些黄金给您,可以作为您家中的财产。”田豫暗想,如果当面拒绝恐会伤了和气,于是故意张开宽大的衣袖收下了黄金,并感谢他们的好意。
等到部落使节回去后,田豫立即将这三十斤黄金全部交给官府的库房,又把这一情况写了奏折告诉皇帝。皇帝看后,下诏表彰他说:“春秋时有个魏绛,为表示与戎族的友好,光明正大地接受他们送来的礼物。如今你举袖接受鲜卑送来的黄金而交公,更显磊落。我十分赞赏你这种做法。”并且赏赐田豫绢五百匹。收到赏赐后,田豫分一半藏在公家的仓库里,以备奖赏立功的将士,另一半则送给部落使节,以答谢他们送来黄金的情意。
北魏高允 赏玉帛粟米 多次上表坚辞不受
北魏时奖廉的方式又有所改变,采用的是张白泽的谏议“以酬廉吏”。什么是以酬廉吏?就是说朝廷拨出一部分钱财作为给官吏的奖励,就是为了让他们廉洁奉公。很明显,酬是用于奖廉的,官吏一旦领取了这份钱财,就必须廉政,否则就要受到比先前更严厉的惩罚。对此,北魏政府规定,禁止官吏之间相互馈赠礼物,如果发现收受他人帛一匹的,即定死罪。而在之前,死罪的限制是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
高允官至中书令,历任要职五十余年。由于那时北魏文武百官并没有俸禄,高允就让他的儿子们砍柴,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司徒陆丽对文成帝说:“高允虽然蒙受您的宠爱,但是,他家的生活却相当贫困,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没有生活来源。”文成帝不悦地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偏偏看朕重用了高允,才说他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天,文成帝为证实这一说法,亲自到高允家。他看见高允家里只有几间草房,几床粗布被褥和用旧麻絮做的棉袍,厨房里也只有一些青菜和盐,文成帝忍不住叹息。回宫后,他赏赐给高允家五百匹玉帛,一千斛粟米,并且任命高允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可高允却多次上表,坚辞不受,他为官数十年,至死都没取一分一毫。
清朝张伯行 康熙赐予“布泽安流”匾额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写下这般语句的正是康熙扶植的另一清官——张伯行,他当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是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
康熙二十四年,35岁的张伯行考取了进士,但是他的仕途并不是很顺利,考取进士七年后才补为内阁中书,两年后才升任中书舍人,但在康熙三十八年,他的仕途发生了转折。
这一年,仪封一带暴雨成灾,城北的河堤被洪水冲垮,危急时刻,张伯行挺身而出,紧急招募和指挥民众用沙袋修筑防洪大堤,保住了仪封城。河道总督张鹏翮得知张伯行的事迹之后,大为赞叹,特地向朝廷推荐张伯行,他也不负众望,日夜奔跑在河堤工地上,督修了200余里的黄河南岸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