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提出了什么理论 李四光在什么时候回国的

2021-03-09 04:29:45 作者: 李四光提出了

  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者,地质力学是我国科学家创立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质构造理论,作为创立者这是李四光一生心血的结晶。这一理论的研究为我国上升时期所需的能源提供了保证,为国家重大功臣的地质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四光理论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核心思想是构造体系,1926年他发表著作是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里程碑的标志,李四光吸收了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地质学家思想,40年代初的时候,李四光将力学思想引入地质构造学,发表著作《地质力学之基础方法》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当时中国国内的地质力学理论初具雏形,但还不够成熟,李四光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写成了《新华夏海之起源》的论文。1948年的时候李四光出席来了伦敦的国际地质年会时,宣读了这篇轰动世界的论文。造成了国外科学家很大的反响。

  之后的论文中,李四光着重强调解决大陆问题,要立足于确是可靠的构造现象,就是对于构造体系的研究,构造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是地质学的精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李四光毕生研究中意义最深刻的,用途最广的贡献,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旧是帮助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工具。

  对于地质力学的研究让李四光在挑战我国“贫油论”大帽子上成为先锋。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加上多年的实地考察,发现中国东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是油田质量很好的油区。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的研究理论极大推动了中国石油勘探者的脚步,因为这一个理论我国的石油才被挖掘出来。

  李四光在什么时候回国的

  1984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到英国出席会议,在大会上,李四光发飙了他的研究论文,这边论文,动摇了传统地质学理论,在当时造成很大反响。

  


  有一天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激动的热泪盈眶想要立刻回国,为国家效命,为了建设新中国,李四光下定决心,第二天就办理了回国的签证,预定了回国的船票。

  李四光还破例参加了中国留学生在在剑桥大学举办的年会,发表了演说,希望同学们可以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了知识后,回到祖国,为国家做贡献。他说我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我一代要回国,把自己的余生献给新中国。

  有一天李四光在伦敦的朋友打来电话,说台湾方面给驻英大使馆拍来一封电报,要你发表一个声明,他们要你扣留在国外。

  李四光非常愤怒,他拿定主意,觉得不能再等船票了,必须连夜赶回祖国,他赶到普利茅斯港口,但是那里是货港,没有客船,而且那个港口浪很大,不会引起特务的注意,可以方便潜逃。

  李四光转告夫人,在这里等我,我找到安全的地方就一起汇合,我们一起共同回国。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四光就开始给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写信,表明自己想要回国的决心,他把为祖国效命看作自己最大的荣誉。他说您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回国,什么都阻挡不了我回国之心的迫切。

  揭秘李四光的女儿是谁

  李四光女儿是李林(1923年10月31日—2002年5月31日),女,物理学家,是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唯一的孩子。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李四光之女--李林


  李四光女儿李林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4岁时已经可以读书写字,5岁时在妈妈的教导下能弹奏出简单的曲子。小时候经常跟父亲爬山和野游。父女之间的感情十分的深厚。在父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思想的熏陶下,李林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林曾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学习物理冶金和哲学,学成归国后,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50~70年代承担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材料的腐蚀、辐照损伤等研究任务,参与建成核潜艇生产堆等。70年代末开始从事超导薄膜的研制,获得23K的Al5Nb3Ge,提出第二相Nb5Ge3稳定Al5Nb3Ge亚稳相的机制在国内率先制成高温超导YBa2Cu3O7薄膜。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林先后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发表160多篇论文。1993年,李林70岁生日时,物理所为她印发了《李林论文集》。那厚厚的文集,是李林一生心血的结晶。在李林的人生坐标上,既有其生活中典雅、文静、闲适的风度;又有工作中刚强、不屈、开拓的精神。2002年5月31日,李林因病逝世,享年79岁。

  关于人物李四光的故事有哪些

  李四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我们想从李四光的故事中,探寻他成为一位著名地质学家的原因。

  

李四光


  关于李四光的名字,是众多李四光故事中,最为广泛传递的。李四光原名李仲揆,那么为什他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四光呢?这是一个偶然间的意外,据说在一次考试中,李四光无意在姓名一栏填成自己的年龄是十四,于是他灵光一动将十改为李,心想:叫“李四”有点俗,他冥思苦想,突然间,教室墙上的正大光明四个字吸引他的目光,从此“李四光”便相传于世。

  李四光年幼时家中十分贫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有病卧床不起,家里仅靠父亲教书的微薄收入支撑,妈妈一人在家种田十分辛苦,年幼的李四光十分懂事,便每天帮助妈妈做家务,每天天微亮时,他就起床帮妈妈把水缸装满才去上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