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陈群都得到曹丕重用为何还不高兴呢 其实里面是有原因的

2022-08-31 14:05:46 作者: 华歆、陈群都

  还不知道:华歆、陈群都得到重用为何还不高兴呢的读者,下面中国知识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裴松之注《三国志·华歆传》,引用华峤《谱叙》说,曹丕接受禅让后,华歆(原任魏国相国、后任司徒)的脸色和当时周边喜庆氛围很不协调,惹得曹丕很不高兴。曹丕问陈群(时任尚书令):“我应天受禅,大家没有不欢欣鼓舞,形于声色的,唯独华歆和你不太高兴(独有不怡者),这是为什么呢?”

  陈群赶忙离席长跪辩解,“我和华歆曾经是汉朝的臣子,虽然我们心里都很喜悦,但从义理上讲脸上不能表露出来,其实我们也害怕陛下责备、憎恨。”曹丕听后大喜,更加重用陈群。

image.png

  以上这段对话虽然短,但反映曹魏群臣的心态却是相当复杂。陈群的推脱之辞,虽然骗过了曹丕,但也反映了他内心思想的一部分。尽管汉朝早已名存实亡,但一旦它的灭亡成为现实时,从心理上还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

  印象中,荀彧是曹魏政权中最大的“保皇派”,反对曹操称魏公,最终落得和老朋友反目成仇,只能饮毒自尽。

  “保皇派”还有孔融,他和荀彧在更早时就反对曹操恢复古九州设置,实际就是不同意曹操的势力范围扩大(曹操当时担任冀州牧,而在古九州的设置中冀州的面积最大)。

  因为荀彧、孔融的死,让很多还有“保皇”思想的人都闭上了自己的嘴。以荀彧地位之高(曹操首席谋臣)、孔融地位之尊(孔子嫡系后人),曹操都敢杀,别人再说什么,还不是随时引来杀身之祸。

image.png

  但毕竟曹操最早是高举着“迎奉天子”的旗号起家的,最多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一旦曹操要把自己的地位凌驾于汉朝皇帝之上,就和董卓、李榷、郭汜无异了。

  当初,很多人正是冲着曹操的这面大旗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东的王朗、华歆。这两位都是当时的大名士,王朗是会稽郡太守、华歆是豫章郡太守。他们被孙策击败后,都没有选择留在江东,而是接受曹操(朝廷)的征辟,赴许都担任官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认为自己是汉朝的官,去许都才是正统。

  陈群最早是跟着刘备的。刘备被举为豫州刺史时,任命陈群为别驾(相当于副省长),这是相当高的职务了。但陈群并没有始终跟随刘备,而是辗转投了曹操。由此可见,陈群这个“颍川陈氏”的优秀青年代表,并没有把刘皇叔看做汉室正统,而是和华歆、王朗一样,把迎奉汉献帝的曹操视为正统。

  因此,虽然跟了曹操那么多年,也知道汉室被取代是必然的趋势,但曹魏势力中不少人在变化发生的那一刻,仍然是有些无法接受的。

  应该说,华歆、陈群的想法代表了当时曹魏阵营中很多人的心态。这也是曹操至死不愿“实质性篡汉”的原因,社会基础、舆论基础都不成熟,篡汉的事情还是让从来没当过汉臣的儿子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