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的石像会跪在魏延的墓前,这个是一种猜测,魏延的墓现居于汉中市北门外两公里的石马乡,会叫这个名,是因为在魏延墓外有两个下跪的石马,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马岱;
相传还有一个文官石像,那个跪着的文官手中拿着汉中地图,并且向魏延忏悔,有人猜测那就是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之所以是相传,因为魏延墓前现在已经没有文官石像,只是一种“相传”。
本文就不考古,那个跪着的石像到底是不是诸葛亮,如果我们能够梳理开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那段历史,我相信比考证石像是谁更有意义。
正史上得魏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估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魏延都有印象,这个人虽然不是五虎上将,但是知名度并不低,当初魏延斩杀主将投靠刘备,诸葛亮就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要斩杀魏延,是刘备给保下来的。
果然后来诸葛亮快要不行,摆续命灯的时候,被魏延踢翻,最后诸葛亮在临死前授意马岱如果魏延造反就斩了他,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有一个广告,治魏延(胃炎),找吗丁啉帮忙,当真是雷人的一匹。
可以说,魏延的形象被罗贯中给毁的成了一个渣渣,实际上在正史上魏延是一个很厉害的将军,曾带着私人武装前去投靠刘备,又为刘备立下很多功劳,最后刘备派其镇守防守曹魏的前线汉中。
在蜀汉阵容中的地位相当大,在刘备以及老一辈将领去世后,魏延就是蜀汉灵魂性的将领,有一句俗语讲,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要是魏延在的话,这句话就是伪命题。
当时诸葛亮要北伐的时候,魏延向诸葛亮请求拨付五千精锐部队效仿韩信,从子午谷直袭长安,再与诸葛亮会师潼关。
当然子午谷的风险性还是有的,最后诸葛亮并没有采取这个方案,写《三国志》的陈寿也认为诸葛亮在军事上“奇谋为短”,估计当时魏延也是这样认为的,还认为诸葛亮胆怯,经常抱怨自己的才干无处施展。
诸葛亮并不看好魏延,而更倾向于任用杨仪
相对于魏延而言,诸葛亮更看重长史杨仪,长史就是秘书长的职务,诸葛亮比较信任秘书一类的人,而不太放心武将,这一点从诸葛亮用马谡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
诸葛亮每次出军的时候,都让杨仪筹划粮草,并且总揽全局,杨仪也处理的很好,因此,在军事调度上,杨仪有很高的话语权。
问题就出在,武人出身的魏延看不上杨仪,武将一般都大大咧咧的,性情也比较高傲,有人说魏延的秉性跟关羽很像,其实也可以理解,如果没有独当一面的魄力,刘备不会让魏延镇守汉中,正因为如此,魏延在军中很有威望,很多人都怕他。
当然,后面有丞相罩着的杨仪可不惯他包子,毕竟人家是秘书出身,压根就不鸟魏延,因此,两人互相怀恨,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只能从中调解。
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就连隔壁的孙权都听说了,孙权甚至对蜀国的使臣说魏延和杨仪以前不过是放牛的,现在却这样狂妄,假如诸葛亮去世了,谁能管住他们。
孙权的嘴就跟开了光一样,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的路上去世了,他要一死,势必要退回蜀地,从长计议。
关键诸葛亮这个人也挺有意思,魏延好歹也是主将之一,在他临终最高军事会议上,竟然没有邀请魏延参加,在没有魏延的情况下,制定了一个退军方案,让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接受命令的话,姜维可以攻打魏延。
诸葛亮死后,费祎前去给魏延下达杨仪的命令,让魏延断后。魏延这个时候,明显有一种关二哥上身的气魄,跟费祎说:丞相不在,魏延还在,丞相府官属和春属,可以运送棺柩返国,我当率各军继续攻击敌人,怎么为了一个人死亡,就废弃天下大事何况,我魏延是什么人,怎能做杨仪的部下,当他的后卫”
魏延之死是一种悲剧,到底谁应该负主要责任?
当然,魏延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诸葛亮死后,军事副手魏延应该主政,而不应该是后勤调度的文官杨仪,从实际情况来说,蜀汉类似杨仪一样的文官一抓一大把,但是像魏延这样的军事人才却只有一个。
事后的结果就是,杨仪并非对蜀汉忠心耿耿,最后也没有取代诸葛亮的位置,反而被杀,由此可见诸葛亮无论是用人还是识人,都是欠火候的。
魏延想要跟杨仪商讨一下,结果杨仪根本不理会魏延,直接撤军,魏延以为杨仪想要让曹魏的人对付他,因此率先撤退,甚至烧毁杨仪撤退之路。
魏延和杨仪分别上书刘禅说对方叛变。
当时刘禅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但是蜀汉政府的官员(都是诸葛亮留下的班子)都倾向于杨仪,而不为魏延说话。
当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延是被孤立的,尤其最后没有参加最高军事会议,因此就有点不知所措了,结果被杨仪部队打败,想要逃回汉中,也被杨仪派马岱斩杀,并且夷三族。
其实,魏延是不可能叛变的,魏延的想法是诛杀杨仪之后,然后自己接替诸葛亮的位置,其实于情于理,也只有魏延能够接替诸葛亮的位置,只不过诸葛亮不想让魏延继承罢了。
魏延之死,对蜀汉来说其实是一种悲剧,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责任,其实还是应该诸葛亮来背,当时孙权远在千里之外,就说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不解决,等到诸葛亮死了给下一代解决吗?
《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描述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其实归根结底,造成其死后军队发生内讧,还是其留了一个烂摊子。
尤其是在用人上,诸葛亮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这样的领导其实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如果能够将工作交给适合的人去做,效果肯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