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统兵20万,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叛军呢?

2022-09-05 00:50:06 作者: 哥舒翰统兵2

  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哥舒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这场长达八年的内战直接导致整个帝国内部混乱,民生凋敝,边疆不稳,藩镇割据。然而,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有许多人对这场叛乱持续时间之久感到惊讶。“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安禄山虽然实力强劲,但也只有约20万兵力。唐朝以举国之力对抗叛军,为什么会胜得如此艰难呢?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安史之乱”前期一场关键决战的失利,即哥舒翰与安禄山的“灵宝之战”(又称“潼关之战”)。

  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战争最初阶段,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相继攻克了汴州(今开封)与洛阳。之后,安禄山又继续率军向西挺进,并在潼关与唐军主力相遇。由于之前叛军是靠先发制人占了大便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在此时才正式开始。

  唐朝方面最初负责把守潼关的是两名身经百战的名将高仙芝与封常清。然而唐玄宗却听信谗言,认为这两人畏敌如虎,克扣士兵钱粮,遂下令将两人处死。接替两人指挥潼关唐军主力的是更资深的名将哥舒翰。

  哥舒翰一生战功显赫,名震西陲,是唯一一位能与安禄山起名的藩镇节度使,唐玄宗的这一项任命也算是量才适用,并没什么不妥之处。

  当时哥舒翰统率的潼关唐军主力约有20万人,就兵力人数而言远超过安禄山的叛军主力(安禄山主力部队最初为15万,一路下来损兵折将,加上分兵攻打南阳、河南,及部分回师河北,此时主力不足10万)。另一方面,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10万大军在安禄山的河北老巢也不断取得胜利,叛军随时面临着被切断后路的危险。

  从战场形势来看,安禄山既不能攻破潼关进入关中,又担心老家被唐军包抄,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唐军只要继续保持当前态势,叛军覆灭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然而此时意外却发生了。

  当时哥舒翰的手下有不少人认为宰相杨国忠(杨贵妃族兄)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因此纷纷请求诛杀杨国忠。杨国忠担心哥舒翰长时间手握重兵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怂恿唐玄宗给哥舒翰下达命令,要求哥舒翰率军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向皇帝解释说他的军队防御固若金汤,而叛军在其他战线上都节节败退,只要潼关主力按兵不动,叛军不久就会精疲力竭,自行瓦解。然而,唐玄宗却不听哥舒翰的解释,他让宦官带着一封措辞严厉的命令到潼关宣布皇帝的最终旨意。哥舒翰虽然清楚此时不该贸然出击,但由于有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车之鉴,他自然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

  9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走出潼关,打算同叛军决一死战。六月初七,哥舒翰的军队在灵宝西原的黄河河岸与群山之间狭隘地带遭叛军伏击,唐军主力被一网打尽,二十万大军,仅剩下八千人逃回。之后叛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潼关,“安史之乱”这才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为什么还打不过兵力远不及自己的安禄山叛军呢?这其实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哥舒翰的军队虽然有20万之众,但其中既有陇右、河西、朔方等藩镇汇集的老兵,也有很大一部分临时招募的新兵。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打仗和流氓打群架是两码事,并非人多就是优势。很多时候只要军队中的一小部分士兵认为“我们完了”,结果往往会造成全线溃退。所以老带新的部队适合打“顺风局”,却不适合打“逆风局”,因为一旦战场形势不利,缺乏经验和训练的新兵反而会严重拖累老兵的后腿。而叛军这边各个都是凶狠强悍、久经沙场的边防老兵。因此当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人数较少的叛军未必在总体战斗力上占劣势,这也是哥舒翰之前一直推脱不愿出兵的主要原因。

  其次,唐军主动出击寻找叛军决战,这就使双方的有利地位发生逆转。叛军正是借此机会埋下伏兵,以逸待劳,等着唐军主力上钩。前面已经说过,有大量新兵的部队不适合打“逆风局”。唐军主力突然发现遭敌军埋伏,显然开局就进入了“逆风”状态。军中大量新兵夺路而逃,战争胜负在顷刻间就已注定。

  再次,哥舒翰当时健康状况不佳,这也严重影响了他的指挥和决策能力。按理说,像他这样一位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常胜将军,应当一眼就能看出战场地形的利弊,不应该犯下让全军陷入埋伏圈的严重错误。可事实却是哥舒翰带着全军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此外,哥舒翰手下几位重要将领相互闹矛盾,导致军中号令不一,使得局面更加混乱不堪。

  因此,哥舒翰之所以在兵力远高于对手的情况下,还是被叛军打了个全军覆没的结局,既有客观方面原因,也有哥舒翰自身对形势判断失误的原因。要论究竟是谁把唐朝手里的一副好牌打成了烂牌,唐玄宗、杨国忠、哥舒翰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