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齐桓公雄才伟略,为何最后会被活活饿死?

2022-09-06 05:51:13 作者: 春秋霸主齐桓

  春秋霸主齐桓公雄才伟略,为何最后会被活活饿死?下面中国知识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时代文明开始逐渐礼崩乐坏,众国各居一势,权利蛊惑人心,各国国君纷纷起兵作战,逐鹿中原,欲吞并邻国扩大疆土,国与国,君与臣的矛盾不断凸显。混战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春秋五霸”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的。

  秦穆公是五霸中被周天子封任“侯伯”最早的一位;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讨伐宋国,吞并小国,尊王攘夷,北征戎狄,南伐楚国,早早就走上天下诸侯的霸主宝座;齐桓公的雄才大略,用人得当,能屈能伸等优秀品质成就了一身的辉煌,这样一个人,为何最后会落得“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呢?

  一切要从齐桓公重用管仲说起。齐桓公姓姜,字小白,在齐国内乱时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逃往他国避乱,等齐国内乱平定,公子纠抢先一步,在回国的路上偷袭公子小白,欲称王。幸运的是管仲的箭弩仅仅射中了小白的玉佩,小白趁势倒地装死,逃过一劫,小白顺利回国后继承王位,是为齐桓公。

image.png

  齐桓公继位后,优秀的品质奠定了他强者的地位

  豁达大度、虚心待人,终抱“美人”归

  齐桓公即位后,想到当年鲁国帮助公子纠刺杀自己,想要报仇,打算攻打鲁国,杀了当年刺杀自己的管仲。大臣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说: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顶着齐桓公要杀了管仲的怒火向他举荐管仲。

  齐桓公听罢,邀请管仲到齐国,厚礼相待: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两人摒弃前嫌,称管仲为“仲父”,成为千古美谈。齐桓公的真诚打动了管仲,这也是管仲能为齐桓公尽心尽力,鞍前马后的原因。

  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从此,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进入飞黄腾达的发展迅猛阶段。

image.png

  扶助弱小,以礼待人

  礼崩乐坏的时代,个人的精神境界高尚难能可贵,周王室曾经是众诸侯国的领导者,在混战时期,当周王室在众诸侯国间的威望一点点下降时,郑庄公公然与周桓王对抗。这属于对诸侯的大不敬,其他国家也没有主见,跟随在郑的身后虚张声势。此时,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毅然不随波逐流,决定“内尊周王,外攘四夷”,奉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依然知礼守矩的行为得到了周围国家的尊敬与追随,这件事使齐桓公在众诸侯间树立的高大形象,一举脱颖而出,成为诸侯中的老大“候伯”。

  诸如此类事件,齐桓公的良好品质为他又贤良相伴,众国簇拥打下良好基础。齐国实力雄厚,齐工“双商皆高”,无疑有十足威望,成就“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春秋第一霸。

  优点显尽,齐桓公已经接近暮年,他的缺点正侵蚀得越来越深。

  好色之徒

  好色导致齐桓公后宫中宫女无数,公子众多。在齐桓公垂垂老矣之际,对于眼下国家大事掌控心有余而力不足,阶下皇子早就为了争夺皇位之事大打出手,各率领党羽争位,成为隐患所在。

  喜欢被奉承

  齐桓公饿死深宫的直接原因正是齐桓公被三个小人的阿谀奉承蒙蔽了双眼,齐桓公精于饮食,给了佞臣易牙趁虚而入的机会。易牙献媚到什么地步呢?据说,易牙为了得到齐桓公的宠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做成肉丸送给齐桓公,齐桓公吃后大赞,得知是易牙儿子的肉后,更加相信易牙是忠心不渝的大臣,从此无条件的信任他。

  另外两个,也是通过这样残忍的手段获得齐桓公的信任。竖刀阉割,开方背叛,这样的性情极端之人使用出乎意料的手段打动齐桓公,齐桓公并没有察觉,反而乐在其中。即使管仲规劝,齐桓公仍未觉察,竟然将三人请回宫内掌事。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人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恒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image.png

  三个人图穷匕见,原形毕露。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此时外有戎狄侵犯,齐国内部各公子为首的党派相互攻打争夺皇位,齐国混乱不堪,易牙、竖刀和开方三个佞臣从中作梗,谋取权贵,并将病危的齐桓公禁闭在深宫内,有高不可攀的城墙围住,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置六七十天,尸虫都沿着窗子爬出来,新任的齐国国君才将齐桓公收殓。

  优秀的品质固然能助人成功,可是不能克制缺点必定要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