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天上出现彗星。古人认为,这是不吉的预兆,需要统治者改正过失,才能消灾弭祸。宋神宗下诏,令群臣直言不讳。王安礼上奏说:陛下虽有仁民爱物之心,而民众却未感到恩惠,原因在哪里呢?或许是左右大臣不均不直,颠倒是非,“谓忠者为不忠,不贤者为贤”;更有大臣利用权力,中饱私囊。这些都足以引起阴阳紊乱,招致星变。至于祈禳祷告,恐怕是无效的。宋神宗认为王安礼所言,值得借鉴。
又有一次,几名皇子陆续夭折。宋神宗很郁闷,令追查缘由。太史上奏认为,这是由于民众的茔墓多靠近京城,不利国嗣。宋神宗下诏,令民众迁墓改葬。民众得知后,沸腾忧虑。王安礼进谏道:“以往周文王在位时,施政首要之事,就是掩埋死者的骼胔。因此仁政,周朝国运绵长,传世三十代。没听说周文王强迫民众迁移坟墓,使自己的后嗣获利。”神宗听后,下诏取消强迫民众迁葬事。
二、破案神速、不避权贵的开封府尹
宋神宗时,任命翰林学士王安礼知开封府。说起开封府、断案,可能大家脑海中马上回响起铿锵有力的旋律:“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王安礼破案,自然没法象演义渲染的包拯那样断案神奇。不过,他断案的效率,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王安礼刚上任时,开封府案件积压非常严重。有的案件虽已审结,但还没有审判;有的案件干脆还没有进入调查、审理程序。涉案人员,竟有数万人之多。王安礼履任后,不辞辛苦,日夜操劳。他经过明察暗访、剖析案情,到职快三个月时,所有积案皆被审清,“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所有案件的审判结果,皆在开封府前张榜公布。路过的辽国使臣读后,赞叹不已。宋神宗听说后,也击掌称赞说:“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
王安礼都破过哪些案子呢?《宋史·王安礼传》记载:有段时间,开封府的巡逻者接连收到一些匿名举报书,举报有人欲图不轨。被举报者有百余家,举报消息泄露后,社会因此骚动不安。宋神宗命王安礼尽速破案。王安礼仔细查阅了这些举报信,发现被举报的人,都大略相同。只是最后收到的一封举报信上,很奇怪地增加了三个人的姓名。其中有一个姓薛的人。王安礼高兴的说道:“我找到寄举报信的人了。”他派人将薛某叫来,问他:“你素来和谁有怨?”薛某想了一会,回答说:我素来与人为善,实在想不起和谁有怨。只是近日来,有一个人,经常来向我卖笔。被我多次拒绝后,卖笔人虽然离开了,但看着好像很不高兴。王安礼问清卖笔人的姓名、住址后,即命人抓捕审讯。卖笔人招供:这些匿名举报信都是自己写的,意在报复薛某。王安礼奏上案情,神宗命将卖笔人枭首于市。结案后,京师人都称赞王安礼破案神速,有若神明。(也有文献记载是马生诬告富户,被王安礼洞察而破案。)
王安礼不仅破案如神,在审案时,对权贵仗势欺人的行为,也仗义直言,维护弱民的利益。一名叫赵令騑的皇族子弟花数十万钱买了一个小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将小妾赶回家去,并向开封府递交诉状,要求开封府负责向这个小妾家追讨此前所付钱款。王安礼将小妾叫来,才发现她的面颊被火炙毁容了。王安礼怒不可遏,即刻上奏道:小妾此前之所以直数十万钱,就是因为她姿容出众;如今,她竟被赵令騑丧心病狂地用火烧脸,惨遭毁容。赵令騑所作所为,与商纣王的炮烙之刑,又有什么差别?赵令騑此前所付钱款,不应追讨;皇帝还应重重惩罚赵令騑,以为警戒。宋神宗支持王安礼的处置方案,下诏剥夺赵令騑的俸禄。自此,权贵们对王安礼都有所忌惮,不敢随意胡作非为了。
作为一代名相王安石的胞弟,王安礼既没有隐匿在哥哥炫目光环中,自甘沉沦,混世度日;也没有依仗哥哥的权势,胡作非为,仗势欺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后,更是将自己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秉公仗义、缜密敏捷的本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从而和哥哥一道,成为宋神宗、哲宗朝彪炳史册的名臣。
王安礼不仅政绩卓越,还擅作诗文。他写的诗,或旷达超迈,或寄情高远。他撰写的祭文(青词、朱表、斋文、祈文、祝文、上梁文),也是反映宋朝社会祭祀礼俗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