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知识网小编带来的耶律阿保机模仿汉人管理方式,建立大辽王朝。
今天要介绍的是勇猛多谋的耶律阿保机。他最初只是契丹族迭剌部的一个小军官,后来升为最高军事统帅,因为他比较擅长获得了本部族的信任,很多人都拥立阿保机为可汗。阿保基执政之后,重用汉族的人,吸收汉文化,改革军政,创立契丹的文字,执政之后,本部落很快就发展,并且强盛了起来,他建立了辽王朝,为契丹的统一和富强作出了贡献。
他的父亲是蝶拉部落的最高军事长官,专门管政法的事情,耶律阿保机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之中,从小看到的就是骑射冲杀和如何对付敌人,阿保机小时候就非常机敏健壮,喜欢动脑筋,力气也远超过同龄人,跟在父亲身边,他对政事和军务都比较感兴趣。虽然他是通过征战而获得本族的信任当上契丹族最高统治者,但他不仅精通军事,而且思想十分开明,具有开创者的政治风范。尽管当时契丹的统治者和唐王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已经很久了,但是阿保机并不排斥汉人和汉文化,相反的,他重用汉人,支持汉文化在契丹族的普及。
在公元909年,阿保机下令建了一座起名为羊城的城市,汉人的涌入促进了契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公元913年,燕王派使者去出使契丹族,要求他们派兵援助抵抗晋王的进攻。经过几天的相处,阿保机居然舍不得让使臣回去,于是他不发一兵,使得使臣不能反映复命而后又诚恳的留下使臣。当时在阿保机的要求和支持之下,使臣借助文字帮助契丹族制定了契丹文字,并且颁布实行,使得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逐步的演变出了契丹小字。
他帮助阿保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还把汉政权的等级爵位推行到契丹族那里去,使得契丹从奴隶制一下子变成了封建制,阿保基的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在军事制度上,它采用的是征兵制,颁布法律,只要是年满15到50岁的契丹人,都隶属于兵籍。这样军政合一的建制是完全模仿汉朝的,阿保机是非常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重用有才学的人,汉朝的大臣到他的门下,并不安心于契丹朝廷有思乡之行,后来就趁机逃回了汉朝。因为一些谗言,差一点就杀死,只好跑回契丹。阿保机看他又回来了,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又热情的欢迎,让他去当宰相,这样的大度和知人善任的作风,是阿保机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成分。阿保机当上契丹皇帝之后的道路并不平坦,他始终面临着内部分裂和外部进攻的威胁。
按照契丹社会的习惯,酋长每三年轮换一次,而契丹当时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当头领已经有了特殊的利益,所以愿意当头领的大有人在。阿保机在部落联盟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九年,不仅不让位,反而又当上了可汗,这一行为使得很多人都反对他,阿保机的弟弟们也都想当王,因此先后来反对阿保机的统治。公元913年,阿保机的弟弟想当王,另一个弟弟一直都在拥护他,两人拉起了千余人的队伍,阿保机知道这种情况之后,设计把两个弟弟抓了起来,以平息其他小团体。
阿保机的另外两个弟弟的叛乱者,引起了比较大的震动,他们公然和阿保机对抗,阿保机率军去,铲灭他们,在追赶期间,有人偷袭了阿保机的行宫,放火烧了明王楼。这一场叛乱阿保机用了一个月才平息。公元915年,又有八个部落酋长主张旧制,反对阿保机的统治。想要分兵自立,阿保机知道这种情形之后,设法八个酋长找来赴宴,在宴席期间就把他们通通杀掉了。
终于平定了内乱,稳固了政权,确立世袭皇位之后,他就开始向外扩张,公元924年,阿保机找皇后,太子和元帅等人一起商量国事,他决定留太子在国家监国。自己率领主力去讨伐其他部族,这一次整整花去了一年多的时间,有很多部族都表示臣服,但是在此次征讨之中,他也侵扰到了一些汉朝的地区,使得那里地区动荡,民不聊生。公元925年,他再次征兵,皇后太子等人一起随行,这次征讨灭掉了渤海国,同时他把渤海国改为了东丹,在第二年秋天,阿保机病逝,结束了他征战的一生。
很是仰慕刘邦,羡慕有一个萧何帮助他建立汉室王朝。为了模仿这一事迹,他还将母亲一族的姓氏改成萧姓,然后自己也有了汉姓,就是刘姓,自己给自己起名字---刘亿。这也是汉化的一种明显的举措来,上文还提到,他的管理,等等都是模仿的汉人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