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再遇有多厉害? 以六十岁的高龄上战场,令金兵闻风丧胆

2022-10-15 17:23:22 作者: 毕再遇有多厉

  岳飞之后,岳家军又出了一员猛将,率军连连告捷,威震敌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知识网小编告诉你。

  岳侯冤逝,英才凋零,十万岳家军终成为历史遗恨,南宋一朝再不复金戈劲旅的风采。所幸,在岳飞身后百余年间,岳家军后人相继成长,他们继承先人遗志,传续精忠报国的精神,在青史中留下许多佳话。

  其中一位大将,名叫毕再遇 ,字德卿,是岳家军将士毕进之子。 毕再遇的知名度或许不及岳飞及几位父辈名将,但是他在宋金战场上的故事同样精彩。 在南宋军备松弛、各路宋军屡战屡败的险况下,毕再遇就像当年的岳家军一样,凭借非凡的智谋和军事才能,率军连连告捷,威震敌国。

  怀才不遇六十年默默等待

  不过在成名前,毕再遇生不逢时,度过长达数十年的籍籍无名的时光。 他承父荫入职侍卫军马司,成为天子身边的一名禁军。 那时宋金分南北而治,多年无战事,毕再遇无用武之地,一直是个下级军官。 唯一一次荣耀,或许就是被宋宁宗召见,得到战袍、金钱等厚赏。

  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青睐一名小禁军? 原来,年纪轻轻的毕再遇,容貌魁伟,一表人才,而且武艺高强,以拳法与弓箭术闻名。 特别是他的弓箭术,在正史中详细记述:他正手可拉开二石七斗的弓,反手开弓一石八斗,徒步能射二石,骑马可射二石五斗。 当年的岳元帅,二十岁时能拉开三百宋斤的弓,相当于二石五斗的力气。 毕再遇果真不辱先人,完全继承了父辈们的弓箭神技。

  南宋武状元华岳曾说过:“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有八,而弓为第一。”[1]宋人视弓箭术为军队最重要的技能,并以此来评定将士的级别。 比如《枫窗小牍》记载,北宋训练士兵时,弓箭术分为三等,九斗为第一,其次是八斗、七斗。 [2]像岳飞、毕再遇的弓箭术,远远超过当时宋军的水平。

  无怪乎岳家军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后来的毕再遇也能凭借超群武艺得到皇帝器重。因为宁宗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岳家军的遗风,以及未来抗金复国的希望! 或许也正因为这次嘉奖,他几十年来牢记先人之志,在寂寞的官场生涯中厉兵秣马,等待与金人决战的时刻。 直到开禧二年(1602年),毕再遇年届六十,他终于走上战场。

  继岳飞北伐、隆兴北伐之后,南宋朝廷开始筹划第三次大规模北上抗金的战事。 但由于宋军长期懈怠、畏敌如虎,这次仓促出兵,最终导致北伐黯然收场。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就曾忧心忡忡地作词讽喻,并预见北伐结局:“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不过通过这次北伐,我们仍然能够看出,岳飞带给后世的深远影响,驱逐金兵、收复山河始终是人心所向。 特别在战前,宁宗君臣做了两件大快人心之事,第一是追封大英雄岳飞为鄂王,加谥号“忠武”;第二便是削去奸臣秦桧的王爵,改谥号“缪丑”,印证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人间至理。

  更让人欣慰的是,年迈的毕再遇老当益壮,成为北伐战争中最耀眼的将星。 开禧二年四月,宋廷兵分三路,不宣而战。 在东线作战的毕再遇,奉殿前司副都指挥使郭倪之命,率领八十七位“敢死军”,开启泗州之战。

  泗州分东西二城,毕再遇计划趁城中开放市场时,由敢死军化妆成商旅混进城中,作为打仗时的内应。 不料城中金兵提前知悉,立刻取消集市,并加强城门防御。 毕再遇见状,又生一计:“敌人已经知道我们出兵的时间了。兵以奇取胜,应该早一天出兵,出其不意。”于是他用忠义激励士气,士卒饱餐一顿后,立即向泗州进发。

  岳飞之后,岳家军又出了一员猛将,率军连连告捷,威震敌国

  毕再遇淡泊功名,让人想起“可以义责,不可以利驱”的大英雄岳飞。 图为杭州岳王庙岳飞像。

image.png

  毕再遇没有强攻,而是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大军在西城外列旗安营,摆出备战的架势迷惑金兵;深夜里他亲率一支精兵,偷袭东城守卫最薄弱的东南角。 趁着夜色,毕再遇等人悄悄攀上城墙,如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金兵面前。 他们一鼓作气,杀敌数百,金兵只得弃城而逃。 毕再遇初上战场,便取得北伐首功。

  彼时,西城两军仍在对峙,毕再遇到达后便亮出战旗,让士兵们高喊:“大宋毕将军在此,你们都是大宋遗民,可速来投降!”北方臣民祈盼王师已久,今日喜逢南宋战将,城中的淮平知县随即顺着绳子自城墙缒下,献城请降。 之后,泗州顺利收复。

  招抚使郭倪接到捷报后大喜,亲自到前线犒赏三军,并准备授予战功第一的毕再遇刺史一职。 毕再遇却固辞不受:“国家河南有八十一州,现在攻下泗州就得一刺史,后面要用什么赏赐呢?”这不禁让人想起岳飞北伐前说过的“可以义责,不可以利驱”的慷慨名言。

  之后毕再遇转战徐州,行军途中听说宋军在宿州失利,便督军急驰,欲挽回战局。 但是其他各路将士们却想着避战保命,当毕再遇赶到灵壁县时,遇到了准备班师的统制陈孝庆。 他立刻苦心劝阻:“宿州之战虽然失败,但兵家胜负未定,怎能挫自家锐气?”并表达决一死战的信念,“我宁可死在灵壁北门外,也不死在南门外!”

  根据作战路线,金兵自灵壁北方攻来,因而毕再遇决心战死在北门外,而不要在南门做一个被敌人斩杀的逃兵。 这时郭倪也下达了撤兵命令,大军也收拾行装,先后撤退。在退兵大潮中,毕再遇逆流而上,坚守在灵壁。 因为他知道,金兵一定会乘胜追击,撤退的宋军无心作战,一定会再次惨败。

  果然五千金兵一路追至灵壁,毕再遇则派二十名“敢死军”死守北城门,自己则率数百人杀入重重敌阵。 泗州一战,毕再遇名震敌营,这时金兵一见到他的军旗,大喊着“毕将军来了”不战而逃。 毕再遇则手舞双刀,追击金兵三十里,直杀得血染战袍,天地失色。 有个金将持双锏跃马而上,阻住他的去路。 毕再遇左手挡住他的兵器,右手挥刀砍其肋骨,金将落马而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