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其实能算郑家惟一的一个忠臣。郑成功原名郑森,是郑芝龙和日本老婆生的儿子。郑芝龙有一次带郑成功入宫,隆武帝见之大悦,以手抚其背,说:“恨无一女配卿,卿为尽忠吾家,毋相忘也。”赐郑森名成功,时人称之为“国姓爷”。
隆武帝此举,当然是为了笼络郑家。郑氏家族成员仗着自己手里有兵,皇帝是他家拥立的,就傲慢无上,卖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横毒凶暴,甚至超过弘光朝的马士英。他们在败走江南时候,依然大肆抢掠,以至于当时造成这种现象:“受害者延颈待清兵,谣曰‘清兵如蟹,曷迟其来!’”
隆武帝有雄才大略,一心要出师北伐,恢复江山,手握重兵的郑芝龙却一心只想割据福建,偏安一隅安享富贵,做他的大军阀,按兵不动。
已过花甲的老臣黄道周凭着自己的一腔忠义,自行招募义民组成“扁担军”,抗击清军,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一无军饷武器,二无作战经验,三无援军,很快全军覆没。
隆武帝大为震动,再也不顾郑家阻拦,毅然出师北伐,携数千明兵“御驾亲征”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
此时郑影等人忽然弃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门户大开。而郑芝龙早已暗中与清兵约降,福建各关隘均无人把守。 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
隆武二年八月,隆武帝出逃延平,在汀州被俘,隆武政权覆灭。
隆武帝在监国当皇帝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一直在被架空,不过他还是有一些为政举措很能彰显其才干能力,譬如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让官员摒弃门户之争,勠力同心;他还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十分心系百姓;采取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的方针,为以后大西军同永历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从这些为政举措来看,隆武帝实在是比混吃等死的弘光帝和只知道保命要紧的永历帝要英明的多。
毫无疑问在风雨飘摇四分五裂的多个南明政权中,隆武帝无疑是最有抱负和能力的一位,只可惜在明朝藩王是没有实权的,而实权派们,肯定不会喜欢一个有能力的主子。郑芝龙当年拥护了隆武帝,以为可以当曹操,隆武帝却一心要和他对着干,郑芝龙不肯听命合作也是必然了。
然而,想成为光武帝的隆武帝,最终没有实现他的抱负。他没有成为刘秀,在后人的眼里,他只是第二个汉献帝,但汉献帝可比他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