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兵’二字千钧重,千金难买战友情。今天,我想用自己的故事来讲讲,战友相处要做到哪几点?”六月初,走进武警浙江总队舟山支队某中队的学习室,指导员董开元正结合自身带兵经历给官兵讲解“新时代官兵关系”教育。
“遇到问题,战士第一时间想到谁?”“面对不理解,你还会对战士严格管理吗?”“咱支队尊干爱兵先进典型有哪些?”董开元不时抛出一个个问题,课堂氛围渐入佳境。
一堂45分钟的授课,董开元全程脱稿,互动频频,课件中的图片大多来自中队官兵日常剪影,数据、论点多取自一周前的问卷调研。
然而,这堂叫好的教育课,半个月前曾被3次叫停。
“教案都是由支队统一下发,有一回备课因为工作多、任务重,便将授课教案、视频拷贝过来辅助自己讲课,结果课上到一半发现内容竟然全是其他中队的事例,十分不接地气……”董开元说,这次备课偷的懒使课堂气氛一度尴尬。“基层政治教育,需要理论功底,更需要扎进泥土,这都要求授课人在备课调研上下足功夫。”
一堂教育课的3次“回炉”,折射出武警舟山支队对规范教育备课授课的探索。
“如果把‘台上一分钟’比作课堂授课,那么‘台下十年功’就是课前准备。”在六月份政工例会上,该支队政委缪建林重点强调说,课堂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如果备课充分,教育目的清晰,内容观点鲜明,效果自然不会差,可如果备课环节踏虚走空,再好的课也没了‘灵魂’,难以引起共鸣。
抓备课调研,该向何处用劲?经过一番思考论证,该支队区分“不想备课、不会备课、不懂备课”三种情形,聚焦“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三大痛点,从“教育计划、教育准备、教育组织、教育总结”等步骤一一规范,力求合理合规、简便易行,形成了“课前一周备课、课前一天试讲、课后一小时评课”的工作机制,明确对备课调研走过场的由处领导约谈,在备课质量、教育手段、机制运行等环节“疏淤解难”,打通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没人能随随便便上好一堂课。”走下讲台的董开元有感而发,备课调研多是看不见的、“地平线”下的工作,这些才应当是教育工作者最该用劲的地方,也只有扎根到泥土里吸收养分,才会有“一分钟”的精彩表现。依托总队“云教育”系统,即使在支队最偏远的海岛中队,也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双互动,教育质效稳步提升。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丁萨 通讯员曾欣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