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芒果三剑客”:日销芒果120吨,借新电商助百色果农富起来

2022-08-03 15:04:37 作者: 蜀中“芒果三

七月盛夏,太阳炙烤着大地,“中国芒果之乡”广西百色也迎来了芒果成熟的季节。

山坡上的一片芒果地里,来自四川的“80后”新农人胡超顶着40℃的高温,正指挥工人筛选、装车。这些新鲜芒果将在当天运往胡超在云南的仓库,经分类打包后,通过拼多多销售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作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百色芒果以核小肉厚、香浓味甜以及部分品种极具迷惑性的“青皮”外表,成为近年的网红水果。然而,对百色果农来说,气候、雨水、市场收购价这些不可控因素都决定着他们每年的收益。

这个局面在去年有了变化:“村里来了胡老板!”“胡老板”胡超是拼多多平台水果商家,百色芒果则是他店内当之无愧的C位商品,订单最多的一天售出120吨芒果,“整整4挂车的货”。

▲百色芒果以品质著称,拼多多商家胡超每年都要在百色采购芒果,卖到全国各地。何淞荧|摄

胡超及电商平台的数亿消费者,让百色果农们有了种芒果的底气:“我们种出好芒果,胡老板和电商不仅包销还能有个好价钱。”今年百色芒果还被纳入拼多多“寻鲜中国 多多好农货”专区,在流量扶持、百亿补贴等优惠的加持下,更多消费者以实惠的价格便可购买产地直达的百色芒果。

蜀中合伙人:“钓友”转行做农业电商,起步艰难月亏百万

胡超与王恒、魏天府三人都是四川南充人,尽管从事着不同的行业,却因为同样的爱好钓鱼而结缘。几次相约野钓下来,互相聊得来的几个人逐渐熟稔,成为了真正的知心朋友。2020年,几个人的工作均因疫情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大哥王恒看到小学同学返乡创业通过农产品电商致富,便在一次钓鱼中向兄弟们提出:“要不咱们转行做农货电商吧。”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去农货资源丰富的云南“闯一闯”,平台则选择了做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

此前,三人从事的行业均与电商无甚关联,贸然转行,难免碰壁吃亏。“农业电商卖的都是非标品,货源、包装、物流、运营、售后……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胡超回忆,他们做的第一个品类是云南石榴,第一个月便亏了超过100万。这与大家的预期相差甚远,三人进行总结时沉默许久,有人心里打了退堂鼓。

胡超却不愿意打道回四川。来云南一个月,他感觉到,农业电商有很大的商机,只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第二天一早,胡超便跑到石榴产地,决定和当地果农聊聊取经,这一去便发现了问题。“之前我们是找当地人直接供货,对方说当天的采购价是多少便是多少,不仅价格高波动也大,到了产地才发现其中水分不少。”胡超和两个伙伴一说,决定直接与果农签订供货协议,真正实现源头供货、产地直发。

初来乍到,连招聘打包工人都比别人难。“那些熟手看我们是生面孔,担心我们做不久,哪怕出更高的价格也不愿来。”招不到人,兄弟三人除运营店铺,还要在自己租的仓库里打包石榴装车,每天都忙碌到凌晨三四点,但仍会复盘当天各环节运转情况。三人身兼数职,终于慢慢地在云南当地站稳了脚跟,人手也逐渐招齐了。胡超说:“第二个月的时候,我们一统计发现赚了四十多万,稍微弥补了之前亏损的空缺,大家心里就有底儿了。”

打造网红芒果:扎根产地把控品质,日销120吨霸榜

有了云南石榴的经历,胡超三人也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分工:他与魏天府负责跑产地,王恒负责店铺运营。销售的产品也逐渐拓展至蔬菜、热带水果等,四季皆宜的芒果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做芒果生意,绕不开广西百色。2021年,胡超来到广西百色,跑果地、谈果农、制定预售方案、带工人摘果装车……为了避免曾经犯过的错误,胡超在百色的芒果地里扎了根,一待便是一个多月。

▲胡超从四川来到广西百色,在芒果地里查看芒果的品相、成熟度等。何淞荧|摄

“从百色的芒果产地,到我们云南的总仓有560公里,中午发车的话,半夜才能到。”胡超说,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更新鲜的芒果,每天凌晨4点多工人们便开始摘果,自己则在6点左右来到地里对芒果进行品质把关、查漏补缺。芒果成熟季节正是百色最热的时候,在超过40℃的高温下,胡超头戴草帽扎在芒果地里,“生鲜客单价不高,必须尽一切可能做好品质把控,才能赢得消费者回购和分享,不断提升销量”。

让胡超没想到的是,百色芒果遇到的问题竟然是“货不够”。经过一年多运营,他们的水果店铺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再加上百色芒果的口碑好、名气大,链接刚上就卖爆了,销量最旺的时候,他家的芒果在拼多多平台贵妃芒畅销榜单上霸榜了前三名中的两个。

“订单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收4个挂车、共120吨的芒果,这得多少棵树才能满足啊。”当时,初到百色的胡超还没有与当地的果农建立深入联系,货源问题一下成了当务之急。他每天不仅要在果地把关芒果品质,还要不停前往新的产地看果,盘算还需要采购多少芒果才能够满足发货的要求,“那会真的很犯愁,就连晚上做梦都在摘芒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