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致重庆30多个区县土壤“缺墒” 正全力抗旱保供水

2022-08-16 11:16:09 作者: 高温致重庆3

8月15日,记者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受当前旱情影响,截至当日8时,全市32个区县部分地区以及万盛经开区部分地区土壤达到轻度到重度缺墒。

其中,大足、荣昌、永川、合川、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长寿等9地部分地区土壤中度缺墒,奉节、巫溪、巫山、城口、涪陵等5个区县部分地区土壤重度缺墒。

什么是缺墒?

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缺墒就是土壤缺乏水分。当采用土壤相对湿度(土壤平均重量含水量与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来评估农业旱情时,当土壤相对湿度大于50%、低于等于60%时,为轻度缺墒;大于40%、低于等于50%时,为中度缺墒;大于30%、低于等于40%时,为重度缺墒。

持续高温天气下,全市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213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23.66亿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63.3%,26个区县已低于70%。其中奉节、开州、彭水、武隆、城口、巫山、巫溪7个区县已低于50%。

预计至8月20日,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22.19亿立方米,较当前减少1.47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6.29亿立方米;预计至8月30日,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20.74亿立方米,较当前减少2.92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4.92亿立方米。

自8月9日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响应以来,重庆市水利局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联动区县全面动态排查问题,针对性予以处置。目前,市水利局工作组已奔赴开州、奉节、巫山、彭水等7个区县现场蹲点督导,对丰都、黔江、巴南等25个区县等开展现场巡回指导。

针对当前旱情,市水利局每日开展旱情动态监测会商和蓄水保供研判,对受干旱影响的农村供水人口情况实行日调度,指导区县及时做好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逐处落实专人加强水厂水源水量监测,做到提前预警防控、提前干预准备。

同时,按照“先生活、再生产、后生态”原则,做好相邻水源工程、供水工程互联互通,做好调水、节水计划,启动备用水源,持续分区分时调控供水。

针对受旱情持续影响的高山边远区域等临时性缺水人口,通过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加密监测,因地制宜采取管网延伸、泵站提水、打井取水等方式予以保障。

对于全市农村供水受影响的35.8万人,已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供水保障。其中包括管网延伸435公里、新开辟水源107处、送水2763车、分片轮流供水等措施。

目前,全市城乡供水总体有保障。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进一步完善应对持续性干旱专项工作预案。根据旱情发展,研判应对方案,提前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准备,同时根据“久晴必有久雨、大旱必有大涝”的规律,指导各区县高度警惕局地短时强降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过境洪水和中小河流涨水等险情,做好抗旱防汛两手准备。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