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山火扑救现场:摩托车上山下山忙运输 网约车司机、理发师、修理工、教师等纷纷加入灭火大军

2022-08-24 17:03:43 作者: 北碚山火扑救

海报新闻记者 邓波 报道

“北碚发布”显示,8月21日22时30分许,重庆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凹儿坪发生火情,北碚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500余人紧急扑救。周边村民和热心市民第一时间参与扑救,积极捐助物资、运送物资,协助疏散交通,主动为消防、应急人员提供帮助。

“能尽一点力就尽一点力”

今年47岁、住在北碚城南新区的何师傅,在21日晚上接到朋友说虎头村附近发生火灾的信息,就联系上几个朋友赶到了火灾扑救现场参与扑救工作,虎头山的山火被扑灭后,何师傅又转到山火的另一侧火场开展扑救。

23号晚上10点多,在火场已经鏖战了三天的何师傅被轮换下了山。下山途中,何师傅双脚抽筋,痛苦地倒在山路上,这一幕也被同行的“战友”拍下。常年踢球的何师傅说,这两天因为喝了太多水,又没有补充盐分,发生抽筋是正常现象。

21日晚上11点多上山,凌晨5点才下山,发生山火的第一个晚上,何师傅跟朋友没有休息过。与何师傅一起第一时间赶到火场的曹师傅告诉海报新闻记者,最开始时,公路边有好几处起火,很轻易就被灭了,但虎头山后来又开始起火。曹师傅说,虎头山上高坡陡,也没有路可以上去,救火难度大。


贵州小伙田愿林已经在人和火场呆了三天。田愿林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他在北碚区经营着一家名叫小时代的理发店,火情发生后,他参加了822救援队。作为后备力量,田愿林与队友们的任务是跟随在消防和武警队伍后方,扑灭小火和余火。

“今天估计要通宵了!”田愿林说,山火燃起来后的这三天里,他几乎每天都在山上,只有23日上午理发店开了半天门,“坐在店里觉得自己是‘逃兵’,于是下午又上来帮忙了。”

队伍里站在田愿林右手边的小王是旅游行业从业者,队伍集结时,他才刚刚放下盒饭。小王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当天晚上下班后没来得及吃饭,就匆匆与队友汇合后上山,只能在现场简单扒拉两口饭。

重庆822救援队是一支民间救援队伍,由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和社会力量共同构成。湖北恩施利川的土家族小伙覃略在现场加入了822救援队。覃略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大连当了6年兵,退役后在重庆开网约车,23日下午7点多,他就赶到了北碚山火的救援队伍集结点,因为之前没有组织,才在现场加入822救援队,等待救援队的指令,准备进山扑火。


住在山下小区的军嫂杨瑶从山上起火后,就主动到物资点帮忙。杨瑶说,这三天她都是晚上来帮忙,因为“晚上更缺人手些”。搬东西、指挥摩托车往来、发物资……在物资点,杨瑶守着冰桶递湿毛巾、湿手套和冰水,双手被泡到发白。

杨瑶老公是一名武警战士,正在北碚山火的另一侧参与救援。当天晚上,两人短暂通过电话,“他喊我注意安全”。和杨瑶从小区里一起过来的志愿者有十几个,大家都是自发前来,邻居赵良东一直在物资集结点帮忙,三天来只睡了2个小时。

“能尽一份力是一份力!更何况我是一名老党员。”采访最后,何师傅不经意间说出自己是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每个自发上山的市民也都这么说。

摩托车成运输主力

从歇马街道的断头路到人和水库物资集结点,是一段长约两公里的窄路。路面虽然已经铺装,但道路狭窄会车困难,汽车通行容易造成拥堵给救援带来阻碍,摩托车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

北碚东阳镇的江志强就是摩托车手之一。冰块、灭火器、矿泉水……27岁的江志强骑着才买不久的摩托车一趟一趟上山下山,短短不到两公里的乡道,江志强简单算了一下,两天时间跑了300多公里。江志强还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他有朋友也骑着摩托车在现场运送物资,只不过跟他不是同一个时间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